首页  > 校园文学

鲁传人: 榫卯新生

鲁传人:2025-10-29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1)

分享到:
摘要:

夕阳西下,一老一少在木屑飞扬的工坊里,继续着跨越千年的对话。刨花飞舞间,古老的技艺正悄然新生。

惊艳千年的榫卯结构,藏在木头里的中国智慧 - 文创 - 新湖南

  古城改造项目办公室,七十岁的古建匠人梁师傅盯着效果图直摇头:"这仿古街,缺了魂。"

  "梁老,现在都讲究效率。"项目经理陪着笑,"用钢筋混凝土,三个月就能完工。"

  梁师傅不再多说,转身回到自己的木工坊。满墙的刨凿斧锯间,他最珍视的是祖传的《鲁班经》。

  "师傅!"年轻的建筑师小林追进来,"我想跟您学榫卯。"

  小林是项目组的设计师,却在梁师傅的废料堆里发现了宝贝——几个废弃的榫卯构件,不用一钉一铆,却严丝合缝。

  梁师傅本不想教,但看着小林连夜手绘的榫卯结构图,他改变了主意。

  "学榫卯,先学做人。"梁师傅递过一把刨子,"要方则方,要圆则圆,分寸之间见功夫。"

  三个月后,项目方案评审会。当小林展示融合传统榫卯的现代建筑时,全场哗然。

  "这是创新,也是传承。"小林指着模型,"我们不仅建房子,更在延续千年智慧。"

  最终,方案全票通过。施工期间,梁师傅亲自监工,确保每个榫卯都精准到位。

  古城开街那天,梁师傅抚摸着自己参与制作的飞檐斗拱,老泪纵横。

  更让他欣慰的是,小林辞去了设计院工作,在木工坊旁开了工作室,专门研究古建技艺的现代应用。

  "师傅,"小林指着电脑上的三维模型,"我在用BIM技术建立榫卯数据库,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智慧。"

  夕阳西下,一老一少在木屑飞扬的工坊里,继续着跨越千年的对话。刨花飞舞间,古老的技艺正悄然新生。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