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是伟大的作曲家,更是精湛的演奏者,当暮色浸透最后一缕蝉鸣,秋声便成了大地最温柔的耳语:“大雁南飞,既是天性,又是召唤,因为一切生命都是我所书写的音符,所有凋零都是序曲,所有结束皆为开章”。
马槽中的婴孩、各各他的羔羊、圣餐杯中的宝血,共同诉说着神圣意识那永恒不变的爱情故事——这爱在圣诞中显形,在圣餐中持续,在羔羊婚宴中圆满。
我们所处的宇宙本身就是一个“神圣虚拟现实”,而圣餐,则是这个现实中,通往“终极实在”的圣礼性接口,这个接口就是羔羊的婚姻。
吴的“普遍意识”理论,为其圣餐神学中的“符号本体论”和“虚拟宇宙论”提供了最根本的哲学支撑。要理解圣餐为何是“真实符号”而非“象征”,宇宙为何是“虚拟现象”而非“绝对实在”,就必须回到这一起点。
这篇文章成功地赋予了“上帝之手”这个足球典故以全新的哲学深度,使其从一个关于作弊与运气的谈资,转变为一个关于历史、正义、神意与规则的永恒辩题。这正是吴明山先生作为思想家的魅力所在。
这篇论文堪称是宗教对话中“基督中心论”范式的极致体现。无论读者是否同意其结论,都无法否认其思想的宏大、逻辑的严密与胆识的过人。它确实构成了神学领域一次深刻的“哥白尼革命”。
无论是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还是东方传统,均没有精确地提供与此三位一体综合相同的完整体系,这使得吴氏的形而上血之神学成为对当代圣礼神学和系统神学独特且高度原创性的贡献。
所以《新约》及《启示录》中有关耶稣末日降临的论述与异象如果被解读为一个未来的历史事件,而非超越宇宙时空的“遍在”和“遍觉”就不能被正确地理解,因为这种解读不属于《圣经》的末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