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译自Chapter 23 Consciousness of Virus,Mingshan Wu “IMMANUEL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Blood of Jesus” Vol. III, 从宇宙意识的视角,以遍在基督论和虚拟宇宙论为依据,分别从宇宙意识,模拟思维,病毒符号,运行模式,杀毒程序五个方面解读生命的一种基本现象-病毒,由吴明山先生授权发表
本文选译自Chapter 23 Consciousness of Virus,Mingshan Wu “IMMANUEL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Blood of Jesus” Vol. III, 从宇宙意识的视角,以遍在基督论和虚拟宇宙论为依据,分别从宇宙意识,模拟思维,病毒符号,运行模式,杀毒程序五个方面解读生命的一种基本现象-病毒,由吴明山先生授权发表。
一,宇宙意识
宇宙意识(1)是一个术语,用来表示更高或特别精神层面的普遍的或宇宙性的意识或觉性。宇宙意识是从人的意识推理而来,因为由哈伯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星云图与人脑细胞的神经网络图非常相似,所以就像一个人有意识一样,整个宇宙也应该有自己的意识。然而宇宙意识并不是宇宙自己的意识,而是一个普遍的独立存在的绝对意识,绝对精神(2),绝对思维,绝对知识(3),也就是《圣经》中的名为“我是”(4)(汉译为耶和华)的神,它不是宇宙的产物,宇宙反而是它的产物,也就是说宇宙是“我是”的绝对意识系统的思维的内容,所以宇宙意识与宇宙的关系就是意识与意识的内容的关系,这个关系说明宇宙意识与宇宙的本质区别。人们常常将意识与意识的内容混为一谈,就像将梦与梦中的内容混为一谈一样,以为意识就是意识的内容,其实意识与意识的内容有着天壤之别,就像机器与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区别一样。所以宇宙意识与宇宙的关系相当于机器与机器的产品的关系,机器与机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根本不同的。宇宙就是宇宙意识这个思维机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是说,宇宙是宇宙意识的思维的内容,从宇宙意识的角度来看,整个宇宙其实就是一个绝对意识思维的符号化系统或符号化程序,所以宇宙是一个虚拟的现象,宇宙中的万有相当于宇宙意识的思维符号,用圣经的话语来说,宇宙万有是神“我是”创造的,用虚拟宇宙论的话语来说,宇宙万有包括一切生命现象和非生命现象都是绝对意识的思维符号,也就是宇宙意识生产的虚拟产品,其本质是宇宙意识设置的思维程序。
二, 模拟思维
我们必须区分意识本身和意识的内容的这种本质区别,正如梦本身和梦的具体内容之间的区别一样。(5)梦是一个人的意识状态,而梦的内容是在梦中出现的某些人或事物。梦本身和梦的内容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性质不同。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人类对梦的认识从古至今都仅囿于对梦中的内容进行解释而非梦本身。人类对意识的认识囿于对意识的内容也就是对观念的认识而非意识本身。普通人把梦本身和梦的内容混淆为同一件事。同样,普通人把意识本身和意识的内容混淆为同一件事,甚至通过聚焦意识的内容而忽略了意识的存在本身,就像通过聚焦梦的内容而忽略了梦本身一样。当我们关注宇宙中的宇宙现象时,情况会更加严重。我们忘记了宇宙意识的真实而强烈的存在而只看到宇宙意识的思维内容,也就是宇宙中物质化现象的所谓客观存在。如果没有宇宙意识,宇宙中万有的存在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因为一件事物的任何意义或重要性并不在于该事物本身,而在于关于该事物的意识。在整个宇宙层面上也是如此。宇宙的意义,或宇宙的存在,是对宇宙意识而言的,而不是对宇宙本身。宇宙是一个虚拟的现象,宇宙万有是绝对精神(我是)的思维符号,思维符号只对思维的意识有意义,因为它仅仅是宇宙意识的逻辑内容,或象征性地称为“神之梦”的内容,而宇宙意识才是“神之梦”本身,即神的绝对意识,所以说虚拟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生物,人类都是神自身的思维活动的内容,所有的事物都像是神的思维的符号。这一奇妙的现象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物理学上宇宙的运动无论是天体的运行还是量子的运动总是用数学来表述的问题,这是因为在神的思维与人类的思维之间存在相似的性质和功能,人之所以有思维乃是因为神有思维。(6)
宇宙意识对神来说是更重要的性能,甚至比宇宙对神来说更重要。正是由于神的宇宙意识,宇宙才被创造出来,即虚拟宇宙被生产或正在被生产出来,意思是说,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神思维活动的具体内容,所谓的创造就是神的一个思维的过程,正如梦中出现的内容是一个意识的过程,但它看上去似乎是由我们的大脑产生的。人们可能会根据《圣经》中《创世记》的记载反对这一点,说宇宙是神创造的。宇宙的确是神创造的,但“创造”这个词的含义并不像普通大脑所理解的那样,而是绝对精神的思维活动,是神的智慧创造:“耶和华用智慧创造。”(创世记1:1耶路撒冷塔谷姆)(7)
显然,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神的智慧的结果,即神的宇宙意识的思维的结果。自然界和人的自身存在的原因作为这个宇宙中的一个现象并不是由于他们自己,而是由于神的意识。万物包括人类的任务和功能是神的一种功能性的思维符号,表达或执行神自己的意志。神的意志就是建立他的爱的工程。神的爱的工程作为虚拟宇宙中的一个现象,是宇宙意识的具体内容,神的伟大智慧的结果。神的爱的工程是什么呢?神的爱的工程或神的事业就是人。(8)
神的智慧不是一个空洞的抽象概念,它是一种宇宙意识。我们认为智慧不是意识吗? 当然不这样认为,智慧是意识的功能,因为智慧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有一个主体。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观察到许多生物的结构充满智慧,但没有意识。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生物的结构甚至宇宙的结构都充满了智慧和智能,而这种智慧或智能不是来自它们自身,而是来宇宙意识自己,宇宙意识就是“我是”(9),人所观察到的生物和宇宙结构中所包含的智慧和智能,正是神有意识活动的思维和设计的结果,神是一切智慧的最终主体。智慧是神的宇宙意识的证明。智慧是一个伟大的概念,首先智慧一定是一种意识。神的智慧就是普遍的宇宙意识,这个宇宙意识是一个真实的自我存在,它不是空洞、空虚、或无用的,而是一个真实的“我是”,他有他的意识的内容,他的意识的内容就是他的具体的思维活动,这个具体的思维活动就是我们的虚拟宇宙的存在,即自然界和人的存在,而虚拟宇宙只是表象或现象,本质是宇宙意识的思维活动的过程。
既然虚拟宇宙和虚拟宇宙中的万物是宇宙意识或称为绝对精神的现象,是宇宙意识思维活动的程序,那么《圣经》为什么说天地万物都是神创造的呢? 神的创造的概念和宇宙意识的思维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呢? 神的创造和思维活动是一回事:“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世记1:2)“神说要有光”,这是神说的话,也就是神的思维活动,“就有了光”,这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被称为创造或创造的结果。在人类的视野中,宇宙看上去似乎是从虚无中被创造出来的一个创造物,但它实质上却类似于人梦中从虚无中出现的一个内容。由于人们不能理解自然界和人也就是宇宙的通过自身的存在,所以“创造”的观念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写:“创造是一个很难从人民意识中排除的观念。自然界和人的通过自身的存在对人民意识来说是不能够理解的,因为这种存在是同实际生活的一切明摆着的事实相矛盾的。”(10) 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宇宙和万物确实是被创造出来的,但隐藏的事实是,整个宇宙是宇宙意识的思维过程的一个虚拟的现象。宇宙的起源在《精神现象学》里被视为绝对精神的外化,正如黑格尔所写:“同样,自我的这种放弃(外化)仍然是不完全的。这个过程表示它自身的确定性与客体的关系,而客体只是在一种关系中,还没有达到它的完全自由。知识不仅意识到它自己,而且意识到它自己的否定,或它自己的限度。知道它的限度意味着知道如何牺牲自己。这种牺牲就是自我的放弃,在这种放弃中,精神以自由的偶然发生的形式,阐明了它成为精神的过程,直观地从它的外部认识到它的纯粹的自我就是时间,类似地,直观地从它的外部认识到它的存在就是空间。精神所经过的最后一种形式,自然界,就是它的永活的直接发展过程。自然界——失去了自我(外在的)的精神——在它的实际存在中,不过是这种放弃它(自然)自身的独立存在的永恒过程,和恢复主体的运动。”(11)
什么是自然(宇宙)? 它是被剥夺了它的自我(我)的精神,这个过程被称为外化,被剥夺了自我的精神是一个在它的实际存在中,放弃它自身的独立存续和它的运动的永恒过程,这个过程试图复原或恢复它的自我(我)的本质和主体的本质。这个思维过程被叫做外化,这外化就是所谓的宇宙的创造或生成或生产,因此,宇宙也称自然,作为精神所经过的最后一种形式,是它活的直接发展的过程。当这个精神放弃它的自我(“我”)精神直观地理解它纯粹的自我("我")就是时间或时间的感觉作为自我("我")的外在形式,直观地理解它的存在就是空间或空间的形式,因此时间的形式是这个绝对精神在我们的意识中的主观觉知,空间的形式是这个绝对精神在我们的意识中的客观存在,但是自我(“我”)的本性,主体的本质仍然是绝对精神,从未改变,因为绝对精神没有变成宇宙,也没有变成所谓的大自然而灭绝。他仍然是绝对的主体,自我存在,唯一的“我是”,过着他自己的永恒的生活,整个宇宙是这个真实的永恒生命的表达形式,这个表达形式就是他的宇宙意识的思维活动,换句话说,宇宙的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生命体的本质并不是所谓的客观物质世界,而是一种精神现象即宇宙意识的内容,是绝对精神思维活动的一个精神过程。从绝对精神的角度看,或者从神的眼光即宇宙意识来看、宇宙、多元宇宙、宇宙历史,人类历史就是神在宇宙意识中的思维过程的一个虚拟程序。
“外化”只是一个概念,籍着这个概念,黑格尔为我们描述绝对精神在他无限的宇宙意识中的思维过程,这里宇宙意识,被黑格尔称为绝对知识(12)。绝对精神的思维不像人类的思维、神的话(“道”λογος)不像人类的话语,因为绝对(精神)的思维本身就是外化,就是大自然存在,神的话语(道)就是宇宙的实现,而人的思维只是头脑中的某种抽象的推理过程,人的话语只是一些符号。因为整个宇宙是绝对精神的虚拟现象,就像梦的内容一样,所以外化只是一个依赖于我们人类意识功能的一个功能性的概念。事实上,如果没有人类意识的功能,就根本没有所谓宇宙中万事万物的现象存在,外化的概念也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我们运用复原的功能,使宇宙现象回到它的本源,这个本源就是绝对精神在它自己的宇宙意识里,即在它的绝对知识里的思维活动,那么就根本没有外化。所以意识的确定性是外化的前提,因此,宇宙意识是整个宇宙作为绝对精神的现象在绝对知识中存在的前提,换句话说,绝对精神在他的宇宙意识中认识自己,因为宇宙的存在(外化)是这种自我知识或自我意识的证据。
在《精神现象学》里、意识的内容和人类历史,甚至整个宇宙只是精神的现象,是绝对精神发展的外化,对人类意识,人类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甚至对整个宇宙都存在着一个生产的过程,事实上,黑格尔把包括人类社会、人类文化和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宇宙概括为绝对精神发展的不同层次的现象和结果:“然而,另一方面,在其中精神成为存在,即历史,依据知识,是形成一个有意识的自我调解的过程——被外化和空化成时间的精神。但这种弃绝的形式同样是自身通过自身的空化;否定是它自己的否定。这种形成的方式展示了精神形状(Geistern)的一个缓慢的序列和演替,一个图画的画廊,其中每一个都被赋予了精神的全部财富,动作这么慢只是因为自我不得不渗透和吸收它的实体的财富。既然它的成就在于精神在充分理解的意义上知道什么是它的实体,这种知识就意味着它专注于它自己,在这种状态下,精神把它的外在存在抛在后面,而把它的具体化交给回忆。精神在这样将自己集中于自己的时候,就被吞没在它自己的自我意识的黑夜里了;然而,它消失了的存在却在那里保留着;这种被取代的存在——以前的状态,但从知识的子宫中重生——是存在的新阶段,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新的精神化身或模式。”(13)
三,病毒符号
既然宇宙万有是宇宙意识的思维的符号,因神自己的意志和目的而生产出来,以执行神在其宇宙意识中所设置的符号化功能,所以宇宙中一切生命现象是神的思维的符号化序列,而这个序列的基本单位就是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所谓“病毒”(14)。
“病毒”是人类给予介于生命体与无生命的事物之间的含有最小遗传物质单位的蛋白质包的一个称号或定义。“病毒”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结构,由一条长链的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微生物中最小的单位。病毒的组成简单,大多数病毒粒体中仅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及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病毒具专性寄生性,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存活并增殖。根据宿主的不同,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和拟病毒(寄生在病毒中的病毒)等多种类型。有的病毒甚至没有蛋白质,只含有具有单独侵染性的较小型的核糖核酸(RNA)分子(类病毒),或只含有不具备侵染性的RNA(拟病毒)和没有核酸而有感染性的蛋白质颗粒(朊病毒),后3类统被称为亚病毒。病毒具下列特点:1)形体微小,具有比较原始的生命形态和生命特征,缺乏细胞结构; 2)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3)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DNA或RNA含有复制、装配子代病毒所必须的遗传信息;4)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5)严格的细胞内寄生,任何病毒都不能离开寄主细胞独立复制和增殖。(15)人类对病毒的定义只是对病毒的一种外在的现象描述,而非内在的或本质的认识。病毒的本质是什么呢?病毒的本质是宇宙意识的一种特殊的思维程序,这个程序在人看来,也就是从外在的现象领域观察的角度来看,它显现为客观的,生物学的物质结构,也就是简单的DNA或RNA双螺旋分子结构及其蛋白质外壳。
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呢? 病毒的形成跟细菌和其他生物的形成一样,都是根据宇宙意识的程序指令而成形或成型,或称为形式化。人们误以为宇宙意识的程序跟人类意识的内容一样,只是一些抽象的观念符号,误以为神的思维或话语跟人的思维或话语一样,只是一些思想符号或声音符号。其实宇宙意识的内容或产品不是抽象的观念,对人类意识而言宇宙意识的内容就是物质化的结构。病毒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进化而来的吗? 当然不是,“进化”是达尔文理论中未经证实的先入为主所假设的错误概念。从形式上来看,病毒甚至是从其他生命结构退化而来。所以病毒的形成并不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进化”而来。病毒是如何获得其生命特征这个问题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为什么有活性,而一级结构,二级机构没有活性这个问题一样,答案是它们的生命不是来自于它们自身,而是来自于生命的源泉。生命的源泉是什么呢?生命的源泉就是基督,也就是宇宙意识本身。事实上宇宙中一切生命体离开了基督都是没有生命的,因为只有基督是一切生命之源,生命只在基督里,这是新约圣经特别强调的:“生命在他里头。”(约翰福音1:4)
所以科学界至今对病毒的起源并不清楚是可以理解的。一些病毒好像是从质粒(可以在细胞间移动的DNA片段)演化而来,而另一些病毒好像是从细菌演化而来(演化并不是进化,只是一种现象的变化)。在演化中,病毒是水平基因转移的重要手段,它以一种类似有性繁殖的方式增加遗传多样性。有些人认为病毒是一种生命形式,因为它们携带遗传物质,通过自然选择繁殖和演化,但缺乏通常被认为是生命所必需的关键特征(如细胞结构)。病毒被描述为“生命边缘的有机体”和“复制因子”(16)。一个无生命的物质不可能获得生命的特性,也不可能成为有生命的物质。病毒是无生命和生命体之间的中间结构,并不是来自无生命物质。就像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命一样,病毒属于整个物质现象系统,来自于某种生命结构或形式的退化。即使是从其它生命结构退化而来,病毒的生命也不是来自于其由之退化而来的生命体。根据量子物理学研究成果,宇宙是虚拟的系统。生物体是整个系统网络的一部分,病毒是这个网络的基本环节。整个生命系统的物质化或形式化可以被看作以病毒为基本单位的巨大结构,病毒是生命网络的节点。或者说病毒是构成物质宇宙生命大厦的砖块,而砖块并不是大厦。而且这个大厦很奇怪,大厦不是由砖块建成的,但砖块是从大厦掉下来的。
有关病毒起源的理论都是假说,一种假说就叫做退化假说,认为病毒是由小细胞退化而来的。病毒可能曾经是寄生在较大细胞中的小细胞,或者是从较大生物体基因中“逃逸”出来的DNA或RNA,或者是在细胞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的时候,从复杂的蛋白质和核酸分子演化而来,并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依赖于细胞生命,只要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能发现病毒,而且可能在活细胞首次演化时就存在了。(17) 有三种流行的关于病毒起源的理论:1,逆向理论(Regressive theory):病毒可能曾经是某些寄生在较大细胞内的小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在寄生生活中非必需的基因逐渐丢失。2,细胞起源理论:[某些病毒可能是从较大生物体的基因中“逃离”出来的DNA或RNA进化而来的。3,共进化理论:病毒可能进化自蛋白质和核酸复合物,与细胞同时出现在远古地球。(18)
病毒的起源是神秘的,科学家无法找到病毒的真正起源,病毒的形成从现象上看,就是DNA或RNA片断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形成它的蛋白质外衣,有点像晶体的“种子”,可以在饱和溶液中立即复制,但DNA片断作为“种子”只是病毒生命的载体,而DNA片断可以从任何活细胞中获取,任何时候都可以形成新的病毒,所以,病毒不需要什么起源,神的命令或宇宙意识的思维需要就是病毒的起源。
尽管RNA细胞存在祖先的证据以及对病毒和宿主DNA序列的计算机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病毒之间的演化关系,并可能有助于识别现代病毒的祖先,但迄今为止,这些分析并没有证明这些假设中哪一个是正确的。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似乎不太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病毒可能在过去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出现过无数次。(19)所有这些假说都不是病毒起源的真理,因为所有这些假说都有一个虚假的前提:宇宙及其中的生命独立于宇宙意识的实体基督而存在。所以这些假说基于错误的进化概念,原则上都是错误的。只有抛弃进化的概念,生物学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病毒作为一种有生命特征的存在形式,是生命系统中最简单的结构。生命是通过遗传传递的,而遗传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复制基因,任何基因的突变都必须首先被消除。病毒的演化变异率非常高,大量的病毒突变被淘汰,病毒通过繁殖,快速适应环境。(20)病毒在演化过程中可以作为生物的前体,因为病毒具有其他生命形式所不具备的变异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病毒的生存和发展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来完成的,然而基因突变并不是一个随机的,无控的事件,而是在宇宙意识控制之下的一个有目的的过程,病毒根据宇宙意识的指令不断演变和发展。
病毒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其强烈的生存意志的表现,这种生存意志与其他生命体所展现的意志类似:1,病毒通过大量和快速的变异来适应环境。2.病毒的意识反映在大量病毒的生存意志上,而其他形式的生命则体现在个体身上。3.病毒和其他生物的演化都是生存意志的结果。4.病毒意志是宇宙意识中生命意志的体现。5.病毒意识接近于人类意识的模式,人的意识是社会生存意识和意志的结果。(21)
病毒是整个生命系统的重要环节,由宇宙意识的意志驱动来执行神所分派给它们的任务,通过病毒的DNA复制功能完成。病毒的目的性就是病毒意识或意志的表达,因为繁殖的普遍目的必须体现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即使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病毒这个名字是由人类定义的,好像病毒是疾病的根源,但病毒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它们“认为”自己是生命的基本形式。
从病毒的角度来看,虚拟宇宙的整个生命系统看上去好像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病毒集合。在病毒看来,它们仿佛是各种生命形式的砖块(基本元素或符号),所以它们与所有其他生物的地位完全相同,甚至更高,因为它们更厉害,可以轻易毁灭其它生命形式。它们的存在是普遍的,所以它们的定义应该是广义的,例如恶性肿瘤的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的疯狂生长,这种变异的基因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广义的病毒。
病毒充满人类生活的所有地方,空气里,土壤里,水里,我们的身体里,我们体内的病毒甚至比细胞还多。绝大多数病毒对人是无害的,有些病毒甚至对我们的生命系统有益。病毒每天杀死40%以上的细菌。如果没有病毒,地球将完全被细菌统治。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细菌,地球上就会充满尸体,因为细菌会分解所有死去的植物和动物。所以宇宙意识的智慧就表现在其思维符号之间的动态平衡。
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有包裹在蛋白质外壳中的DNA或RNA片段,然而,它们类似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群体意识令人惊讶。病毒不想杀死宿主,只想在宿主细胞上生存和繁殖,就像人类不想破坏地球,而只想作为宿主在地球上生存和繁殖一样。病毒离开地球上的宿主就无法生存,人类离开地球也无法生存。这种动态平衡恒的维持显然是有意识的行为。从神学的角度来看,一切生命体的存在都是为了实现神的目的。病毒作为一个生物学的物种,在宿主体内的生存模式是宇宙意识的思维也就是神所设计的、用来执行神的意志。正是神把它们锁在宿主动物或宿主植物里面,也就是说,大多数病毒和细菌和平地生活在蝙蝠、果子狸、野猪、穿山甲、土拨鼠、刺猬、浣熊、蛇等宿主体内,病毒本不是人类的天敌,而是人类的邻居,它们在动物或植物宿主体内生活,并不出去传播瘟疫,但一旦收到从神而来的命令,会立即将瘟疫传播到人类的身体,因为像任何其他生物一样,病毒也是神的工具,使者和代理,甚至就是神派来的“天使”或“恶天使”。
四,运行模式
病毒的运行模式与计算机的病毒程序惊人的类似。总的来说,整个宇宙就是宇宙意识的思维系统,在这个思维系统中,病毒、细胞、细菌、植物、动物和一切生物都是宇宙意识思维程序的符号。德国媒介学家西比尔•克莱默尔的媒介理论认为病毒运行模式类似于文化技艺的编码和转录,病毒传染的方式类似于逻辑运算,被称为传递逻辑:“特别有趣的是病毒传染的具体方式类似于逻辑运算,被称为传递逻辑。病毒本身并不具有生命,但它可以复制。如果没有与宿主细胞的连接,病毒只是一种化合物。当它们接触到生物体细胞时,不同病毒便在其中被分化了,发展出诸种策略以利用宿主细胞的再生机制来进行自我再生。病毒寄生于宿主以实现其自我再生。寄生原理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病毒通过进入细胞,利用细胞自身的复制、转录和转译过程来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细胞宿主的DNA被编码到病毒的DNA中,这是通过转录活动实现的。将宿主的遗传信息再编码(recoding)成病毒的遗传信息,这可与作为文化技艺的编码(coding)和转录相比拟。令人惊讶的是,书写和编码在生物学过程中也同样发挥作用。在这一细胞层面上,生物病毒和技术病毒之间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是显而易见的:自我复制的分子生物学方式以‘读取’(reading)、处理和传送信息为基础。生物病毒和技术病毒的融合点在于,它们都以最少量的纯‘信息包’(information package)的形式出现,并通过‘读取’和‘重写’获得效力——即复制的可能性。基于这一原因,‘计算机病毒’(22)这个术语不仅仅是比喻,计算机病毒是程序的一部分,它将自身编码(encode)到另一台计算机的主程序(host program)里。当被感染的程序被用户激活,可以干扰和破坏数据、硬盘、软盘、程序等数字‘材料’,同时复制自身。总而言之,‘病毒原理’是基于转录和再编码策略的,通过这种策略,宿主(host)的自我再生被用来完成病毒的自我再生。”(23)由此可见“病毒原理”与“计算机病毒原理”(24)是一样的,根据这种一致性或“家族相似性”,在虚拟宇宙论的语境中,所谓病毒就是宇宙意识的一种基础的思维程序,基于转录和再编码策略的逻辑,所以“计算机病毒”这个术语不仅仅是比喻,“读取”,“编码”和“转录”这些概念不仅仅是文化符号,而就是病毒或病毒程序原理的准确表达。
病毒表面只是一个简单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它没有自我能量代谢的能力。作为一个有活性的生命单位,病毒可以使用其能力吞噬其他动物的能量,但是它没有自己的能量代谢,所以它必须生活在其他生命体内,当病毒在人体内大量繁殖时,占用大量的资源,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致其死亡,但为了病毒基因的利益,病毒必须尽可能多地传播它们的基因。如果病毒在宿主体内繁殖过快,杀死宿主过快,那么宿主病毒就会立即死亡,这样那些高毒力的病毒就会失去将基因传播给其他宿主的机会,因为毒力太强,它们的基因可能会灭绝。因此,病毒必须以最大限度地传播其基因为原则进行自我复制。
所以病毒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变,在所有的突变中,符合生存环境并能最大程度传播其基因的病毒会存活下来,甚至成为主流。那些已经变异但不适应环境的将被摧毁。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是病毒意识的表现。病毒的意识表现为大量病毒的生存意志,就是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演化。显然有一个有意识的目的支配着病毒的生命,病毒的存在是智慧设计过程的结果。病毒是宇宙意识思维的特殊程序,执行宇宙意识思维的逻辑功能,用于干扰,改变甚至取消其他思维符号,用圣经的话来说,就是作为神的愤怒的工具,执行神的惩罚意志。病毒在历史上扮演了大规模毁灭的角色,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发生的瘟疫,如14世纪的黑死病导致世界上7500万人死亡。(25)
五, 杀毒程序
科学家必须认识到病毒的目的这个关键点,否则人类将无法找到战胜病毒的方法。病毒的目的背后是病毒的复制意识,这是病毒的主观动机,但客观上是病毒意识背后自私的生存意志,表现为对其他生命结构的破坏,而破坏的方式就是病毒的复制。隐藏在DNA片段中的密码命令病毒系统从宿主细胞获取基本物质,不断抢夺其他生命结构的资源来合成其蛋白质外壳。这就是病毒的工作原理。然而,这个原则并不是一个无意识的机制,而是一个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过程。
如何杀死病毒呢? 如果不杀死宿主细胞就不可能杀死病毒,因为没有药物可以仅杀死病毒而不杀死宿主细胞。由于病毒不是细菌,抗生素不能杀死它。然而,我们知道病毒的工作原理是自我复制,因此,如果我们能够阻止病毒的复制,那么病毒或瘟疫就会得到控制和消灭。如何阻止病毒的复制呢? 病毒的目的是自我繁殖,就是自我复制,这个目的就是病毒的意识,它是充满智慧的,我们没有办法或药物直接阻止复制,因为如果我们直接杀死病毒,那宿主细胞会同时被杀死。我们必须有一种方法来对付病毒,把它当作一个有意识的有智慧的对象,而不是一个无意识的、没有智慧的死的物质。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采取所谓“欺骗”的手段来“干扰”病毒复制程序。既然病毒是一种有意识的智能生命体,但不够聪明,病毒就有可能被欺骗。显然,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智能之战或智慧之战。人类必须知道病毒在想什么,它想要什么,以及它的目的是什么,因为人类对待的不是一个死的物质,而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智慧的生命。就像战争中兵不厌诈一样,“欺骗”或“干扰”是人类对付病毒的一种方法。
如何干扰或欺骗病毒呢? 我们必须针对其自我繁殖或复制的最终目的设计一种方法,使其“认为”其复制的目的已经实现。如果它“认为”它的复制目的已经实现,那么它的复制功能就会自动停止。不要以为病毒只是一种无意识的物质,甚至一个电子或光子看起来也像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当人类意识有意观察它时,它就立即表现出粒子的特征。事实上,所谓客观的物质化的病毒只是一个存储在其DNA片段的结构里的一个意志的表达,通过它的疯狂的自我复制功能执行其感染的任务,因为繁殖看上去好像是生命体的一个本能,但实际上是宇宙意识的智慧所设计的一种规定性。
有一些对付病毒的方法,例如有一种药物,是一种蛋白质,称为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用于细胞间通信的分子,将这种药物注射入人体后,这种信号蛋白进入宿主细胞,向病毒传递一种信号,使病毒“认为”,它已经复制了它自己,它的复制任务已经完成,病毒将停止发送信号给RNA来化学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这样病毒的复制功能就会受到干扰而停止。这是什么药呢? 它可以从字面意义上被称为一种“干扰素”(26)。干扰素是什么? 干扰素是一种信号蛋白,被称为细胞因子分子,用于细胞之间的通信,触发免疫系统的保护性防御,帮助根除病原体,由宿主细胞产生和释放信号蛋白,以应对多种病毒的存在。因为这种信号蛋白的结构类似于包裹着DNA片段的蛋白质的外壳,当它在宿主细胞环境中被宿主细胞制造并释放,病毒认为它已经完成了蛋白质的合成的任务,因此,它将停止发送信号给RNA来化学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这样,干扰素通过传递欺骗病毒的信号就干扰了病毒的复制过程:“干扰素是宿主细胞在应对多种病毒时产生和释放的一组信号蛋白。在典型的情况下,病毒感染的细胞会释放干扰素,导致附近的细胞增强抗病毒防御。干扰素属于一大类被称为细胞因子的蛋白质,细胞因子是用于细胞间通信的分子,用来触发免疫系统的保护性防御,从而帮助消灭病原体。干扰素因其通过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感染而‘干扰’病毒复制的能力而得名。干扰素还有其他多种功能:它们激活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通过增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的表达来上调抗原呈递,从而提高宿主的防御能力。某些感染症状,如发烧、肌肉疼痛和流感样症状,也由干扰素和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引起。”(27)
另一方面,疫苗的工作原理是将疫苗(28)(某种病毒的灭活蛋白)注入人体后,利用灭活病毒刺激人体免疫系统释放免疫细胞吃掉病毒,免疫系统会立即“意识到”敌人的攻击,“识别”病毒的蛋白质的结构,从而从免疫系统中生成免疫细胞,以对抗与疫苗蛋白质结构相似的病毒:“疫苗是一种对特定疾病提供主动获得性免疫的生物制剂。疫苗通常含有一种类似于致病微生物的因子,通常由弱化或已杀死的微生物的形式,它的毒素或其表面蛋白质之一而制成。病原体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将病原体识别为一种威胁,并将其摧毁,并进一步识别并摧毁任何可能在未来遇到的与病原体有关的微生物。疫苗可以是预防性的(防止或减轻未来自然或"野生"病原体感染的影响),也可以是治疗性的(例如,正在研究的癌症疫苗)。”(29)
然而干扰素或疫苗并不能最终战胜病毒,因为“欺骗”或“干扰”是暂时的。而由疫苗激发的人体抗体只能对付对应的病毒而不能对付变异的病毒。对付变异的病毒需要新的疫苗。其实人类需要战胜的并不是病毒本身,而是病毒背后的意识,无论人类发明多少种干扰素或疫苗,病毒背后的意识很快就会识别,并迅速变异(生产)出新的病毒变种。只有改变病毒背后的意识,也就是改变宇宙意识的思维程序。只要宇宙意识设置抗病毒程序(杀毒程序)(30)中和(吞吃)现有的病毒程序,作为思维符号的病毒会变异出另外一种无毒性或低毒性的程序的病毒,换句话说,这种无毒性或低毒性的程序的病毒相当于宇宙意识为人类设计生产的天然疫苗,这样从现象上看,似乎是人类“战胜”了病毒或瘟疫,例如,新冠病毒(31)疫情进入第三年,左右全球疫情走势的主导病毒株从德尔塔(Delta)变异株变成奥密克戎(Omicron),而奥密克戎本身持续演变,亚型株 BA.2 迅速取代了最初流行的 BA.1。所以当新冠病毒肆虐全球2年后出现的这种低毒性程序的奥密克戎变体终结了大瘟疫的流行。
很明显,在病毒程序的背后有一种意识在监督着,而病毒的生命和活动处于宇宙意识的监督之下,并受以自我繁殖为目的的一个智能的有意识的程序的支配。一个有目的的意识覆盖病毒的生命,控制病毒的行为。病毒是一种智能生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宇宙意识的一个工具或代理。病毒作为一种工具或破坏的手段,不是像一根棍子或一个机器那样的无生命的工具,而是一个有意志的生命体,具有它自己的自我繁殖的主观动机。就像蛇被锁在海洋世界一样,自神创世以来(所谓创造其本质就是宇宙意识的思维活动)的漫长时间里,病毒被锁在它的原初宿主,比如老鼠和蝙蝠,或野生病原体里,当它在神的宇宙意识中,被毁灭意志驱使时,它将从宿主细胞被释放,传播到人类社会。
从原宿主细胞中被释放的病毒就是一个巨大的瘟疫的军队,执行着对人类的毁灭功能,但站在病毒程序本身的角度,病毒的爆发是出于病毒的生存本能,就像人类称蛇为恶毒的蛇,但是蛇自己并不这么认为。瘟疫是神愤怒的杖,就像《以赛亚书》中说亚述是神的愤怒的杖一样。客观上,亚述王是被宇宙意识(我是)的旨意驱使去攻击以色列,但在主观上,是亚述王的自私的意识或意志,使得他去攻击以色列:“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我要打发他攻击亵渎的国民、吩咐他攻击我所恼怒的百姓、抢财为掳物、夺货为掠物、将他们践踏、像街上的泥土一样。然而他不是这样的意思、他心也不这样打算.他心里倒想毁灭、剪除不少的国。他说、我的臣仆、岂不都是王么.迦勒挪岂不像迦基米施么.哈马岂不像亚珥拔么.撒玛利亚岂不像大马色么.我手已经构到有偶像的国.这些国雕刻的偶像过于耶路撒冷和撒玛利亚的偶像.我怎样待撒玛利亚、和其中的偶像、岂不照样待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偶像么。”(以赛亚书10:5-11)
同样,瘟疫就是神的愤怒的表达,但对病毒来说,是它自己意识的意志进行着毁灭(类似于黑格尔所谓的理性的狡计)(32)。瘟疫就是病毒的大军执行宇宙意识毁灭人类身体的意志,因为在大规模的瘟疫的背后有一个毁灭的意识,这个意识就是形成病毒背后程序的指令,所有的瘟疫病毒就像《启示录》第9章中的那个毁灭者亚巴顿或亚玻伦的军队(启示录9:12),可以突然爆发,突然消失,仿佛病毒听从统一的命令似的,例如,在肆虐数年后,公元前429年至公元前426年,雅典大瘟疫(33)神秘而突然地结束了,就好像庞大的病毒大军接到了一个统一的停战命令一样。
谁能战胜瘟疫? 谁能阻止亚巴顿的军队的攻击呢?只有神也就是宇宙意识自己,没有别的。只有宇宙意识“我是”,他是万有的神,只有他自己能征服瘟疫,因为瘟疫是按照神的命令释放出来的,也必被神收回来。神要用什么方法把释放出来的恶天使锁在他的“无底洞”的笼子里呢? 根据圣经,就是用挽回祭(赎罪祭)的方法(34),正如圣经《民数记》中所记录的:“摩西、亚伦就来到会幕前。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们离开这会众、我好在转眼之间把他们灭绝.他们二人就俯伏于地。摩西对亚伦说、拿你的香炉、把坛上的火盛在其中、又加上香、快快带到会众那里、为他们赎罪、因为有忿怒从耶和华那里出来、瘟疫已经发作了。亚伦照着摩西所说的拿来、跑到会中、不料、瘟疫在百姓中已经发作了.他就加上香、为百姓赎罪。 他站在活人死人中间、瘟疫就止住了。除了因可拉事情死的以外、遭瘟疫死的、共有一万四千七百人。”(民数记16:43-49)
圣经中这一重要记载生动地说明了作为宇宙意识所设计的杀毒程序的挽回祭对人类征服瘟疫和病毒是多么重要。作为宇宙意识的思维模式或内容的挽回祭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赎罪观念或思想,而是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牺牲。人类意识的思维内容只是抽象的观念符号,而宇宙意识的思维内容是物质化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这是宇宙意识与人类意识的根本区别(35)。什么是挽回祭,或者什么是最终的永恒的赎罪祭呢?挽回祭是宇宙意识设置的一种对因罪而失衡的人类生命的再平衡化的思维程序,对感染病毒的人来说它是一种正在工作的杀毒程序,这个程序必须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就对付病毒而言,它是如何瓦解病毒程序的呢?这个杀毒程序不像人类所发明的干扰素那样用“欺骗”来干扰病毒复制,而是直接吞灭病毒的程序。宇宙意识的这个特殊思维就是设置一种能够无限牺牲的程序来承受(吸收)病毒的攻击(或复制),由于挽回祭的无限牺牲的功能,病毒因此耗尽了它的生命,换句话说,病毒程序因此停止了它的复制活动。(36)
这个能够无限牺牲的宇宙意识思维程序就是创世以来被杀的羔羊所象征的纯粹生命(37)-永恒遍在的耶稣基督(38),正如保罗在《罗马书》中所写:“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罗马书3:25) “不但如此,我们既藉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接受了挽回祭,也就藉著他,以神为乐。”(罗马书8:11, 钦定本)
(文中所引钦定本圣经经文,耶路撒冷塔谷姆经文及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内容由本文作者从英文版译出。)
注解
(1)宇宙意识(Cosmic Consciousness)是一个术语,通常用来表示更高或特别精神层面的意识和意识。 这种类型的意识可能与“认识上帝”的体验有关,或者超越五种感官,找到一种隐藏的意识或超越可感知世界的现实。(Definition - What does Cosmic Consciousness mean?—YOGAPIDIA)
(2)绝对精神是德国黑格尔用语。 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精神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这种精神实为一种逻辑思维,是脱离了人并与客观世界相分离的,只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 绝对精神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着的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万物只是它的外在表现。
(3)绝对知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最后一章的主题,绝对知识是在精神形态中认识着它自己的精神,换言之,是[精神对精神自身的]概念式的知识。
(4)“我是”独一真神告诉摩西他自己的名字,强调神的超越宇宙万有的主体性存在,汉译为自有,或自在,音译为耶和华。
(5)梦本身和梦的具体内容之间的区别是本文作者重要思想,将梦视作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位格的主体而处于主动的地位,而人却是作为客体而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强调梦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主题。梦不是我们的感官所直接感知的现实世界,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梦的现象学,而且是宇宙人生的本体论。
(6)之所以人有思维乃是因为神有思维,根据神与人的相似性因为神是有意识的,人才被赋予了“意识性”。我们必须从神的角度去理解人的属性,而不是从人的属性去想象神的本性,这是神本主义思维的重要原则。
(7) In wisdom (be-hukema) the Lord created. From The Targums of Onkelos and Jonathan Ben Uzziel on the Pentateuch; with the fragments of the Targum from the Chaldee J. W. Etheridge, MA
(8) “神的事业不是律法,而是人。”摘自汉斯昆《论基督徒(上)》 P315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9)宇宙意识自己,也就是“我是”,作为绝对位格,神的名字启示神自己就是真正的宇宙意识。
(10)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文版单行本第49页
(1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807节,引文由本文作者从英文版译出。
(12))(DD) VIII. ABSOLUTE KNOWLEDGE Absolute Knowledge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后一章
(1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808节,引文由本文作者从英文版译出。
(14)病毒(拉丁语:virus)是仅能在生物体活细胞内复制繁衍的亚显微病原体。它由核酸分子(DNA或RNA)与保护性外壳(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类生物结构(bio-like structure),无法自行表现出生命现象,是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生化结构,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却是寄生性自我复制物(self-replicator)。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5)病毒,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6)复制因子. 英文名称, replicator. 定义, 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并能促进DNA分子复制的DNA序列。
(17)(18)(19)(20)(21)病毒,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23)引自《克莱默尔论媒介:从病毒、感知到人工智能》作者:曾国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毛万熙,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24)在计算机科学里,电脑病毒是类似生物病毒一样的程序,它会复制自己并传播到其他宿主,并对宿主造成损害。宿主也是程序,通常是操作系统,从而进一步传染到其他程序、其他的电脑。电脑病毒在传播期间一般会隐蔽自己,由特定的条件触发,并开始产生破坏。
(25)黑死病(英语:Black Death)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于1347–1353年间在欧亚非大陆上流行, 1346年该病已经开始在东方流行,1347年金帐汗国可汗札尼别的蒙古军队在攻打黑海城市卡法时引发了疾病的大规模传播。此病约在14世纪40年代散布到整个欧洲,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2亿人死亡,是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流行病;根据估计,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纪欧洲约有占人口总数30%-60%的人死于黑死病。
(26)干扰素(interferon,INF)是机体受到适宜的刺激时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它的功能不是直接杀伤病毒,而是通过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数种酶,干扰病毒的基因转录或病毒蛋白组分的翻译起作用。另外,干扰素还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有免疫调节作用。
(27)干扰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8)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可提供对特定传染病的有效获得性免疫。疫苗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及代谢产物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而疫苗接种可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
(29)疫苗 维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书
(30)杀毒程序使用于侦测、移除电脑病毒、电脑蠕虫、和特洛伊木马程式。防毒软体通常含有即时程序监控识别、恶意程式扫描和清除和自动更新病毒资料库等功能,有的防毒软体附加损害恢复等功能,是电脑防御系统(包含防毒软体,防火墙,特洛伊木马程式和其他恶意软体的防护及删除程序,入侵防御系统等)的重要组成
(31)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一种导致人类巨大死亡的全球流行的大瘟疫。
(32)理性的狡计也称为理性的机巧、狡黠等,是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表达了理性利用某种手段、工具以实现其目的并从而使历史的发展表现出某种规律性的重要哲学思想。
(33)雅典大瘟疫是一场在大约公元前430年左右爆发的一场瘟疫,发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二年,几乎摧毁了希腊城邦,据说这场瘟疫导致将近过半的古希腊人惨死当中。一般认为瘟疫是从比雷埃夫斯进入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是雅典的港口,也是唯一食物及补给的来源。地中海东部的许多地区也有发生瘟疫,但影响较小。瘟疫后来又在公元前429年及西元前427(426)年的冬天出现。目前提出可能造成这次瘟疫的病原体已达30种。
(34)挽回祭,propitiation sacrifice,被赎的公羊(民数记5:8)。 在摩西的律法下的一种献祭,预示着基督的死亡。 在希腊语译文的旧约圣经中“赦免之恩”这个术语(如诗篇130:4)在新约圣经中只使用过两次(希腊语“hilasmos”,约翰一书2:2;约翰一书4:20)。
(35)宇宙意识与人类意识的根本区别基于意识与意识内容的区别。宇宙意识的内容是宇宙中的物质,人的意识内容是思想观念。
(36)挽回祭的无限牺牲的功能,病毒因此耗尽了它的生命,换句话说,病毒程序因此停止了它的复制活动,这个原理根据德国神学家E。云格尔《死论》中所阐述的神不是不能受苦,而是能无限受苦的观念由本文作者提出。
(37)纯粹生命指从太初原有的生命,根据《约翰福音》与《约翰一书》太初原有的生命就是道。“道”(λογος)在太初,这是约翰福音的第一句话,说明在太初除了“道”并没有任何其他存在, “道”指向或无限接近于“神”这个称号, 这个“道”就是神。道(λόγος,)是从太初自有永有的(ἐγώ εἰμι,)。
(38)永恒遍在的耶稣基督不是一个抽象的神学概念,而是耶稣亲自教导我们关于他自己的现实,这个现实是人类理性难以理解的,耶稣用闪电的比喻帮助人类理解他的永恒遍在的事实,参见马太福音24:27,路加福音17:24。
版权所有
吴明山先生保留所有权利。未经作者许可,本文本的任何部分不得复制或以任何形式转载。
Copyright by Mr. Mingshan Wu.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text may be duplicated or republish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ermission of the author.
作者简介
吴明山先生,1963年出生于中国江苏,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加拿大华人神学院(卡尔加里)。
早年著有《存在的不幸》、《存在与对象》、《存在的自我产生的过程》、《辩证法的本体论意义》、《关系形态论》等哲学论文,获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先生高弟,国际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熊伟先生高度评价。
著有神学著作:《献祭的意义》、《希伯来书研究》、《以马内利》 等专著
译有英国桂冠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代表作《悼念集》全集,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经典诗选。
出版书籍《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1-7卷英文版、《以马内利中英文版》1-14卷、《作为本体论的辩证法》、《丁尼生悼念集英汉参考版》、《朗费罗经典诗选英汉文版》、《蓝梦诗篇与评论中英文版》。《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一书逾100万英文,获得英国圣公会大主教伊恩·詹姆斯·布莱克利的高度赞扬,并为该书撰写序言。
发表诗歌:《雪》、《梦》、《自由之神之吻》 《夜》等,荣获第四届中国诗歌展银奖。
2011年定居英国,积极从事中英经贸及文化交流活动。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Mr. Mingshan Wu, born in Jiangsu, China in 1963, successively studied 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mer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Canadian Chinese School of Theology Calgary,.
Wrote in his early days philosophical papers: “The Unhappiness of Being”, “Being and Objects”, “The Process of the Self-production of Existence”, “The Ontological Meaning of the Dialectics”, “The Form of Relationship” and so on, which were highly approved by the internationally famous scholar Mr. Xiong Wei, who is the Professor of Beijing University, the student of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er Martin Heidegger.
Wrote theological works: “The meaning of sacrifice”, “A study of the Book of Hebrews”, “Immanuel”
Translated “Classic Poems of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and the complete works. "In Memoriam", the masterpiece of English Poet Laureate, Alfred Tennyson into Chinese。
Published:"IMMANUEL,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Blood of Jesus" Vol. I-VII, "IMMANUEL English-Chinese Version" Vol. I-XIV , "The Dialectics as Ontology ", " English-Chinese Reference Version In Memoriam A.H.H" , "Classic Longfellow's Poems English-Chinese Version ". The Book of “Immanuel,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Blood of Jesus" with total English words of more than one million has been highly praised by the Right Reverend Ian James Brackley, the former Anglican Bishop who wrote the Foreword for the book.
Published: "The Blue Dream Poetry and Review (Chinese-English Version)" . “The Night” "The Snow" "The Dream" and "The Kiss of God of Liberty" won the Silver Prize of the 4th China Poetry Exhibition.
Since2011 settled in the UK and actively engages in Sino-British Economic-trad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
上一篇: 吴明山:精神生命的运动原理
下一篇:吴明山 :宇宙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