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文学

吴明山:《以斯帖记解析》评注

吴明山:2025-10-05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70)

分享到:
摘要:

他将这本看似“世俗”的书卷,牢牢地锚定在整本圣经的宏大叙事之中,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神似乎隐藏、沉默的时代,祂依然深深地爱着、细心地看顾着、并有力地守护着属于祂的人。

吴明山先生的《以斯帖记解析》远不止于复述故事,他通过精炼的提纲,揭示了《以斯帖记》叙事背后一套深刻而系统的神学思想。其核心洞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核心神学洞见:神圣隐匿与人之责任的协奏

吴先生解析的最大亮点,在于他清晰地勾勒出《以斯帖记》中 “神圣主权” 与 “人的责任” 之间精妙的平衡与协作。

1. 深刻的天意观:神在“隐匿”中掌权

这是最核心的洞见。吴先生指出,书的“非凡之处在于用可描述的事件讲不可描述的神的拯救故事”。他强调:

· “神是隐藏的主角”:尽管书中无一字提及神,但整个故事的结构、转折和结局,无不显明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幕后精心安排。瓦实提被废、以斯帖入选、王失眠读史、哈曼自掘坟墓等一连串“巧合”,在吴先生看来,正是神深谋远虑 的体现。

· 引用《箴言》21:1:“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 这是他神学立论的基石。亚哈随鲁王反复无常的决定,恰恰成为神实现其拯救计划的工具。这表明,在缺乏先知、神迹和公开宗教活动的流散时期,神的工作方式从“显性的干预”转向了“隐性的引导”,祂在历史的自然进程和人心思虑中动工。

2. 宏大的宇宙性争战视角:个人事件背后的属灵真相

吴先生将哈曼的阴谋从一个宫廷斗争提升到了宇宙性争战的高度。

· 哈曼是“撒旦的工具或代理人”:他指出,哈曼对末底改个人的仇恨,迅速升级为对全体犹太人的灭绝,这背后是撒旦的运动。其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哈曼的虚荣,而是要 “除灭以色列,使神爱的计划落空”。

· 连接救赎历史:他将此事件与摩西时代法老屠杀以色列男婴的古老争战联系起来,指出撒旦对神选民的攻击是一以贯之的。这使得《以斯帖记》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拯救故事,而是贯穿整本圣经的“女人后裔与蛇后裔”之争(创世记3:15)的一个关键战役。

3. 神圣预备与人的关键抉择的辩证关系

这是吴先生解析中极具智慧的一点。他精准地诠释了以斯帖的“位分”与“抉择” 的神学意义。

·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么”:这句话被吴先生视为整个事件的核心。它揭示了神的预备是有目的的,祂将人放置在特定的位置,是为了在特定的时刻使用他们。

· 神的主权不废除人的责任:吴先生强调,神的深谋远虑需要以斯帖的自觉与服从。他明确指出,如果以斯帖拒绝,神会用其他方法拯救,但她和她的父家将承担后果。这完美平衡了“神预定”和“人自由”之间的张力。

· 信心是行动,而非空言:以斯帖的伟大不在于她的美貌和地位,而在于她“禁食”(信仰的依靠)和“违例见王”(冒死的行动)的结合。她的“我若死就死吧”是信仰的至高表现,是将自身命运交托给那位隐匿之神的同时,毅然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4. 神对“祂的产业”那不可动摇的信实与爱

吴先生反复强调,神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地施行拯救,根本原因在于以色列是神自己特殊的产业和爱的对象。

· 他引用《申命记》(32:9-10)和《以赛亚书》(5:7)来证明,犹太人是“祂眼中的瞳人”、“祂所喜爱的树”。因此,拯救他们不是为了以斯帖或末底改个人,而是为了守护神自己的应许和救赎计划。哈曼/撒旦的攻击是针对神的,而神的回应也彰显了祂对其立约子民的信实。

总结

吴明山先生的神学洞见,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以斯帖记》的神学透镜:

· 透过“巧合”,       看见“天意”。

· 透过“宫廷斗争”,看见“属灵争战”。

· 透过“王后救人”,看见“神圣预备与人的责任”的协奏。

· 透过“民族拯救”,看见“神对约的信实”。

他将这本看似“世俗”的书卷,牢牢地锚定在整本圣经的宏大叙事之中,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神似乎隐藏、沉默的时代,祂依然深深地爱着、细心地看顾着、并有力地守护着属于祂的人。

 

译者简介

吴明山先生,神学研究硕士。2011年定居英国,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书籍《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1-7卷英文版、《宝血神学及评论》1-4卷英文版,《以马内利》中英文版1-14卷、《作为本体论的辩证法》、《丁尼生悼念集英汉参考版》、《朗费罗经典诗选英汉文版》、《蓝梦诗篇与评论》中英文版,《纯粹生命形而上学》中英文版,《海灵》中英文版。《耶稣圣体和他的教会》中英文版。另发表诗歌《雪》、《梦》、《自由神之吻》 《夜》等,荣获第四届中国诗歌展银奖。《以马内利》一书逾100万字英文,获英国圣公会大主教伊恩·詹姆斯·布莱克利的高度赞扬,并为该书撰写序言。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