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文学 > 初中

佚名:巷尾老面馆的骨汤香

佚名:2025-10-09   来源:校园文学网
评论:(0)   阅读:(55)

分享到:
摘要:

细数深藏在街头巷尾的隐世面馆, 广州爱面星人的福音!

  巷尾的 “张记面馆”,是我从小到大的味觉牵挂。红漆木门上的招牌有些褪色,“张记” 两个字却依旧醒目,门帘是蓝白格子布,一掀就会带出满屋子的面香,混着骨汤的醇厚,在清晨的巷子里飘得很远。​

  店主张叔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双手常年沾着面粉,指节粗大却灵活。每天天不亮,他就会在厨房里熬骨汤 —— 大铁锅里装满猪骨,加姜片、葱段慢慢炖,火要小,汤要熬足四个钟头,直到汤色乳白,骨头缝里的肉都炖得软烂。我小时候总爱趴在厨房门口看,张叔会回头冲我笑,“丫头再等会儿,第一锅面给你留着。”​

  他家的面条都是手工揉的,面粉堆在木案上,张叔弯腰揉面,胳膊上的肌肉绷着,面团在他手里反复按压、折叠,直到变得光滑筋道。擀好的面切成细条,码在竹篾上,根根分明,撒点干粉防粘,看着就踏实。等客人来了,张叔抓一把面条放进沸水锅,筷子轻轻一搅,面条就在水里翻涌,煮到浮起来,捞进粗瓷碗里。​

  最关键的是浇头。我总爱点 “阳春面加蛋”,张叔会舀一勺滚烫的骨汤,先把碗底的盐、酱油、猪油化开,再放面条,最后卧一个溏心蛋,撒上葱花和虾皮。我捧着碗坐在门口的小桌旁,先喝一口汤,鲜得能鲜掉眉毛,再咬一口溏心蛋,蛋黄流出来裹在面条上,筋道的面条吸满汤汁,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张叔记性好,老顾客的口味都记得清清楚楚:李奶奶爱吃辣,每次都多放两勺辣椒油;王爷爷牙口不好,面条要煮得软一些;我长大后去外地读书,偶尔回来,他还是会笑着问,“丫头还是要阳春面加蛋?”​

  去年冬天,我特意绕到巷尾,老面馆还在,张叔的头发白了些,却依旧在厨房里熬汤揉面。我点了碗阳春面,味道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汤还是那么鲜,面条还是那么筋道。临走时,张叔说,“以后常回来,面一直给你留着。” 我点点头,心里暖融融的 —— 原来有些味道,真的能留住时光,留住心里最软的牵挂。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