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新月如钩。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新的信件,新的期待。

林小时是个特殊的邮差,他只送一种信——写给未来的信。他的“时光邮局”坐落在梧桐巷尽头,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寄存信件,指定投递日期。
周一是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他要寄信给五年后的自己:“到时我若还活着,请提醒我再去听一次昆曲。”
周二是对年轻情侣,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信放进“十年后”的格子:“等我们结婚十周年时再打开。”
周三来了个中学生,脸红红地塞进一封信:“二十年后,如果我还喜欢她,就帮我送到她手上。”
林小时仔细整理着这些信件,在信封上标注日期,收进对应的时光格子。最旧的那个格子已经尘封三十年,最近则排到了五十年后。
今天很特别,来了个熟悉的身影——十年前寄存信件的女学生苏晴。她已是干练的职场女性,手中握着当年的回信。
“林先生,谢谢您。”她眼眶微红,“这封信陪我度过了最难的留学时光。”
信纸上,年轻的她写道:“不管现在的你过得怎样,都请记得今天的勇气。”
午后,林小时开始今日的投递。他骑着老式自行车,穿过大街小巷,将一封封“未来”送到收件人手中。
有老人收到年轻时写给自己的信,泣不成声;有夫妻收到热恋时的誓言,重拾感动;有商人收到创业初期的梦想,幡然醒悟。
投递最后一封信时已是黄昏。收件人是位患病的小女孩,她惊喜地拆开一个月前在医院写下的信:“如果我能康复,一定要去迪士尼!”
女孩的母亲悄悄告诉林小时,下周她们就要出发去迪士尼了。
回到邮局,林小时在柜台下取出一封泛黄的信。这是他二十年前写给自己,却始终没有勇气打开的。
夜深了,他轻轻拆开信封。信很短,只有一行字:
“现在的你,还在为别人传递幸福吗?”
林小时笑了,在回信处认真写下:
“一直都在。”
窗外,新月如钩。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新的信件,新的期待。
上一篇:陈洁:深夜面馆
下一篇:顾清欢: 记忆修理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