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文学 > 大学

周守拙: 最后的皮影戏

周守拙:2025-10-27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25)

分享到:
摘要:

雪还在下,和去年一样大。但周守拙知道,有些东西,不会就这样被雪埋没了。

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渭河边的周家堡,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演皮影戏。七十岁的周守拙,是村里最后一个会演皮影的人。

  幕布在祠堂前支起,汽油灯发出昏黄的光。锣鼓声一响,全村的老少都搬着板凳来了。周守拙在幕后操纵着皮影,唱腔苍凉:“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

  演的还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金箍棒上下翻飞,白骨精身形袅娜。孩子们看得入迷,老人们跟着哼唱。

  中场休息时,村支书凑过来:“周叔,明年就别演了吧?县里说要派电影队来。”

  周守拙没说话,只是细细擦拭着手中的皮影。这些皮影还是他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牛皮已经发黄,彩绘也斑驳了。

  最后一折戏,他加演了一段《拾玉镯》。幕布上,孙玉姣穿针引线,眉眼生动,连纳鞋底的动作都惟妙惟肖。这是他的绝活,整个渭北独一份。

  戏散场时,下雪了。周守拙一个人收拾着行头,动作很慢。十五岁的孙子周晓宇磨蹭到最后,帮他搬箱子。

  “爷爷,你能教我演皮影吗?”

  周守拙的手停住了。他看着孙子,看了很久。

  “真想学?”

  “想。”

  祠堂里,一老一少相对而坐。周守拙取出珍藏的《皮影图谱》,一页页地讲解:“这是生旦净末丑,这是神仙妖怪,这是车马船桥...”

  雪越下越大,覆盖了村庄。祠堂里的灯一直亮到天明。

  第二年腊月,祠堂前的幕布又支起来了。汽油灯换成了电灯,但锣鼓声依旧。

  周守拙坐在台下,看着孙子在幕后舞动皮影。唱腔还显稚嫩,手法也不够老道,但幕布上的影子已然活了起来。

  演到《拾玉镯》时,周晓宇学着爷爷当年的样子,让孙玉姣纳鞋底的动作格外细腻。台下响起一片叫好声。

  周守拙笑了,眼角泛起泪花。他悄悄起身,走到祠堂后院,对着祖师的牌位上了三炷香。

  雪还在下,和去年一样大。但周守拙知道,有些东西,不会就这样被雪埋没了。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