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鸡蛋会倒下。但有些东西,已经在这个春分立住了
春分这日,老唐照例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摆开一排鸡蛋。这是唐家三代传下的规矩:春分竖蛋,祈求年丰。
十岁的孙子小满蹲在旁边,小手托着腮:"爷爷,为什么春分要竖蛋?"
"春分这天,昼夜平分,天地之气最平和。"老唐边说边调整蛋的姿势,"这时候竖蛋,最容易立住。"
小满学着爷爷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扶住鸡蛋。可那蛋总是不听话,刚立起来就倒下。
"心要静,手要稳。"老唐示范着,"找到蛋的重心,就像找到做人的根本。"
阳光斜照,一老一少的影子拉得老长。终于,在小满第五十七次尝试时,鸡蛋颤巍巍地立住了。
"立住了!立住了!"小满欢呼。
这时,隔壁传来装修的电钻声。新搬来的邻居在改造老宅,说要建网红民宿。
"爷爷,明年这里会不会变成停车场?"小满突然问。
老唐望着远处的高楼,没有回答。他只是又取出一个鸡蛋,轻轻放在石磨上。
夕阳西下时,石磨上立着七枚鸡蛋,像一队小小的卫兵,守护着最后的春分。
小满掏出手机,认真拍下竖蛋的照片。晚上,他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学会了竖蛋。爷爷说,有些传统就像这鸡蛋,看着脆弱,其实很有韧性。"
窗外,新月如钩。老唐在院子里点了盏灯笼,继续守着那些立着的鸡蛋。
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鸡蛋会倒下。但有些东西,已经在这个春分立住了。
上一篇:张青松:鼓点声声
下一篇:周守拙: 最后的皮影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