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文学 > 大学

张青松:鼓点声声

张青松:2025-10-27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36)

分享到:
摘要:

鼓点声声,敲响的不仅是旋律,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村史馆里故事多|曾庄村:曾庄大鼓享誉京郊

  老戏台要拆了。

  七十八岁的陈金生独自爬上戏台,取出尘封的锣鼓。他是镇上最后一个会打《将军令》的鼓师。

  鼓槌落下,如惊雷炸响。

  "咚——咚咚——咚——"

  鼓声在空荡的戏台回荡,惊起了梁上的燕子。老人闭着眼,手指在鼓面上游走,时而如急雨,时而如私语。

  几个放学的小学生被鼓声吸引,扒着戏台的栏杆张望。

  "老爷爷,你打的是什么?"

  "这是《将军令》。"陈金生睁开眼,"讲的是岳飞出师的故事。"

  他让孩子们上台,手把手教他们握鼓槌。"手腕要活,力道要透。"老人的手布满老年斑,握住鼓槌时却依然稳健。

  最小的女孩学得最快,鼓点虽稚嫩,却已初具章法。

  "爷爷,明天还能教我们吗?"

  陈金生望向戏台角落的拆迁告示,没有回答。

  第二天,孩子们再来时,戏台前围了很多人。陈金生穿着褪色的戏服,正在打一套完整的《将军令》。

  鼓声震天,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围观的老人跟着哼唱,年轻人举起手机记录。

  曲终,掌声如雷。

  拆迁队的负责人默默收起工具:"这戏台,我们想办法保留。"

  如今,每个周末的早晨,老戏台都会传来稚嫩的鼓声。陈金生坐在台下,眯着眼打拍子。

  鼓点声声,敲响的不仅是旋律,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