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有些传承,早已写在命运里。

听松琴社的顾老先生,已有三年不授徒了。他那张宋代古琴“松风”,始终覆着素锦,静置于琴室中央。
这日黄昏,琴社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约莫八九岁光景。
“老爷爷,我能摸摸这张琴吗?”女孩仰着脸,眼神清澈。
顾老本要拒绝,却见女孩轻轻将小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那认真的模样让他心念微动。
“你可知这是什么琴?”
女孩摇头,却一字一句道:“但它很寂寞。”
这句话,让顾老怔在原地。三十年前,他的恩师将“松风”传给他时,说的正是这句话。
破例地,他让女孩试了试。那小小的手指落在琴弦上,竟自然摆出了标准的手势。
“你学过琴?”
“没有。”女孩羞涩地低头,“但在梦里,经常听到琴声。”
更让顾老惊讶的是,女孩天生能辨五音——这是习琴者梦寐以求的“绝对音感”。
从此,琴社又响起了琴声。顾老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女孩进步神速,不出半年,已能弹奏完整的《高山流水》。
原来女孩叫叶知微,住在琴社对面的老巷。她母亲说,知微出生前,巷口曾有座古琴台,后来毁于战火。
“难怪...”顾老喃喃道,“琴台虽毁,琴魂未散。”
三年后的中秋夜,顾老为知微举行了传统的出师仪式。他将“松风”郑重交到弟子手中:
“琴为心声。从今往后,你要代它说话。”
月光下,知微抚琴而歌。琴声清越,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与某个遥远的知音遥相呼应。
顾老闭目聆听,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有些传承,早已写在命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