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文学 > 初中

明烛: 竹骨匠心

明烛:2025-10-28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15)

分享到:
摘要:

如今,"明记灯坊"的直播间里,古老的制灯技艺正以全新的方式传承。而明师傅最大的心愿,是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能照亮更多人的团圆之夜。

灯笼照亮好日子

  元宵前夕,七十四岁的灯笼匠人明师傅,在昏暗的作坊里赶制最后一盏走马灯。

  "师傅,市政厅来电,问能不能为元宵灯会制作一盏三米高的主灯。"学徒举着手机,语气忐忑,"但要求...要融入现代元素。"

  明师傅手中的刻刀顿了顿。明家灯笼传承六代,从不用现代材料。

  夜深了,他翻开曾祖父的《灯谱》,其中记载着一种失传的"百鸟朝凤"灯,需用三百六十根竹篾,暗合周天之数。

  "就用这个。"明师傅做了决定,"但我们要用新方法让它活过来。"

  他破例允许学徒使用投影技术,将传统剪纸纹样数字化,再用激光在特制宣纸上雕刻。但竹骨架依然坚持手工制作,每一根竹篾都经过精心打磨。

  元宵当晚,当"百鸟朝凤"灯在广场亮起,传统竹艺与现代光影完美交融,凤凰仿佛真的要振翅高飞。

  人群中,一位老人热泪盈眶:"这是我小时候见过的灯!"

  更让明师傅惊喜的是,灯会后不少年轻人来到作坊,想要学习这门古老手艺。

  "师傅,咱们开个短视频账号吧?"学徒提议,"让更多人看到灯笼的美。"

  明师傅看着满屋的竹篾、宣纸、彩绘,终于点头。

  如今,"明记灯坊"的直播间里,古老的制灯技艺正以全新的方式传承。而明师傅最大的心愿,是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能照亮更多人的团圆之夜。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