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开合间,剪出的是千年传承,也是崭新的春天。
腊月二十三,小年。七十八岁的剪纸艺人林婆婆,坐在老屋的窗前剪窗花。
剪刀在红纸上游走,纸屑纷飞间,一幅"喜鹊登梅"渐次成型。这是她为街坊们准备的年礼,已经送了整整六十年。
"林奶奶!"社区工作人员小赵推门而入,"今年的非遗展,想请您现场展示剪纸。"
林婆婆摇头:"我这老手艺,年轻人不爱看啦。"
小赵却掏出手机:"您看,这是您去年剪的'福'字,在网络上很受欢迎呢。"
屏幕上,她随手剪的传统纹样,被做成了表情包,在年轻人中广为流传。
非遗展当天,林婆婆带着她的剪刀和红纸来了。令她惊讶的是,展位前围满了年轻人。
"婆婆,能教我们剪这个图案吗?"一个女孩指着她带来的"连年有余"图样。
林婆婆手把手地教,年轻人学得认真。更让她惊喜的是,这些年轻人将传统剪纸与现代设计结合,创作出了全新的作品。
美院学生小周,将剪纸元素融入服装设计,在毕业展上大放异彩。
"林奶奶,您的剪纸给了我灵感。"小周捧着获奖作品来访,"这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林婆婆抚摸着那件融合剪纸纹样的礼服,眼角湿润。她取出珍藏多年的剪纸样本,郑重地交给小周:
"这些老样子,该有新生命了。"
如今,林婆婆的剪纸课座无虚席。她依然坐在老屋的窗前剪纸,只是身边多了许多年轻的身影。
剪刀开合间,剪出的是千年传承,也是崭新的春天。
上一篇:王明:那抹暖阳照心房
下一篇:明烛: 竹骨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