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灯被拆走了,但它却在我心里点亮了另一盏灯。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温暖不在于有多明亮,而在于那份长情的陪伴与无声的守望。那抹昏黄的光,已不仅是指引我回家的路标,更是照亮我成长记忆的,永不熄灭的太阳。
我家住在一条老巷的尽头,巷口立着一盏老旧的路灯。它的灯柱是铸铁的,爬满了暗红色的锈迹,灯罩也因为年久发黄,像一本被时光浸染的书页。每当夜幕降临,它便准时亮起,投下一圈昏黄而温暖的光晕。
这盏灯见证了我无数个晚归的夜晚。初三下学期,学业繁重,我常常在教室里自习到很晚。踏着夜色回家,拐进巷口的那一刻,只要看见那团熟悉的光晕,心中所有因黑暗而生的忐忑便会瞬间消散。它那不算明亮的光,总能精准地为我照亮脚下坑洼的石板路,一直将我送到家门口。在它的守望下,我走过了无数个风雨交加或星光黯淡的夜晚。
它守护的,不止是我一个人。我见过下夜班的阿姨在灯下停下电动车,整理被风吹乱的雨披;见过晚归的父亲,借着灯光轻轻拍打肩膀,仿佛要抖落一身的疲惫才肯进门;也见过卖宵夜的小贩,在收摊前于灯下清点一天的收获,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这盏灯像一位沉默的哨兵,用它有限的光明,为每一个夜归人撑起一小片安心的港湾。
直到一个夏夜,雷电交加,这盏老灯彻底熄灭了。第二天,巷口换上了一盏崭新明亮的LED灯,白光刺眼,将一切都照得清晰无比。通行效率提高了,可我却在心底生出一种莫名的失落。我怀念那盏老灯的昏黄,它不够亮,却足够暖;它容许阴影的存在,让归来显得更像归来。
老灯被拆走了,但它却在我心里点亮了另一盏灯。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温暖不在于有多明亮,而在于那份长情的陪伴与无声的守望。那抹昏黄的光,已不仅是指引我回家的路标,更是照亮我成长记忆的,永不熄灭的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