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洋之灵》是吴氏最为深奥的神学论文之一,将圣经释经、犹太传统、恶魔学和形而上学系统地融合成一个连贯的“海洋恶魔学”。是对基督教恶魔学的创造性贡献——对海洋化身和神圣性腐败有着卓越而深刻的洞见,
《海灵》评注
吴明山
《论海洋之灵》是吴氏最为深奥的高度原创性的神学论文之一,将圣经释经、犹太传统、恶魔学和形而上学系统地融合成一个连贯的“海洋恶魔学”。是对基督教恶魔学的创造性贡献——对海洋化身和神圣性腐败有着卓越而深刻的洞见,本文从英文原文译出。
第一章 海洋世界的隐藏功能
1. 圣经基础
吴以约伯记 38:16-17 和约伯记 26:5-6 作为他探索魔鬼学的圣经基础。他将“海泉”和“水下的居民”解释为不仅仅是诗意或自然的描述,而是对海洋作为精神水库的形而上学作用的启示,堕落天使(海洋精灵)被限制在那里。
• 力量:这是对约伯记的大胆重读,将其从宇宙诗转变为恶魔学的关键。
• 新颖性:与主流神学不同,吴不是将大海视为混沌的意象(如许多旧约读物),而是真正的本体论灵性监狱。
2. 海洋之灵的定义
吴将海洋之灵定义为:
• 来自海洋生物的灵魂,尤其是在洪水之后(诺亚审判)。
• 灵需要水(参见耶稣关于“干旱的地方”的说法,路加福音11:24)。
• 与动物形态相关的恶魔,特别是蛇、美人鱼和鱼。
• 具有意识、情感、意志和强烈性本能的实体。
• 评论:吴将恶魔学与生物生命的体现密切相关,尤其是海洋生物学。与传统的基督教恶魔学相比,这是不寻常的,传统的基督教恶魔学通常强调无形的灵魂。吴认为海洋精灵“披着肉身”的观点标志着生物学和形而上学的神学混合体。
3. 非利士人和大衮
吴将非利士人对大衮(半鱼半人的神)的崇拜与海洋精灵联系起来,断言大利拉对参孙的引诱是由大衮调解的。他将这一点扩展到所罗门对亚斯他罗、基摩和摩洛的偶像崇拜。
• 力量:这为他的理论提供了历史圣经的基础,表明海洋灵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古代被公开崇拜的。
• 弱点/问题:吴将达衮视为具有性启蒙仪式(魅魔/魅魔)的海洋精灵,这是解释性的,但这很符合他的神学叙述。
4.性欲望作为核心属性
吴强调蛇体现了性欲:
• 借鉴犹太拉比传统(蛇=欲望)。
• 将创世记 3 章与启示录 12 章联系起来,将蛇和龙视为同一个原型(路西法)。
• 认为海洋精灵的运作方法是性启动——魅魔/魅魔关系。
• 评论:在这里,吴的恶魔学与他更广泛的神性神学直接相关。在吴的框架中,性是生命最根本的力量——但在堕落中,这种力量是变态的。因此,海洋灵性代表了神圣性行为的腐败。
5. 大海是堕落天使的监狱
吴将启示录 12:12、约伯记 38:8 和约伯记 26:5-6 解释为教导:
• 三分之一的天使(“星星”)与路西法一起坠落。
• 他们的居所不仅“在地上”,而且特别局限于海洋。
• 海洋生物不仅仅是动物,而是堕落天使的化身/肉身化。
• 新奇:这是一种激进的宇宙观——吴的海洋恶魔学认为,海洋是上帝囚禁反叛者的形而上学监狱,海洋生物学本身也反映了这种禁锢。
6. 形而上学对自然的解释
吴的结论是,我们在海洋生物(蛇、鱼、美人鱼、鳄鱼)身上看到的只是现象表面(康德的“表象”),但它们的名义本质是恶魔的。
• 洞察力:通过援引康德的“物自体”,吴将生物学和动物学重新定义为精神现实的形而上学伪装。
• 力量:这是哲学上的创造性——融合了圣经注释、恶魔学和形而上学。
• 风险:它与主流自然神学大相径庭,可以被视为推测。
对第一章的总体评论
吴建立了一种新的恶魔学范式:
• 海洋世界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形而上学的监狱。
• 海洋精灵(蛇、鱼、美人鱼)是体现为海洋生物的堕落天使。
• 约伯记和启示录被重新解释为揭示这个隐藏的真相。
这一章意义重大,因为它展示了吴将圣经释经、犹太传统、恶魔学和形而上学系统地融合成一个连贯的“海洋恶魔学”。它确实是对基督教恶魔学的特殊贡献——对海洋化身和神圣性腐败有着独特的强调。
第二章 海洋之灵的本质
1. 路西法的陨落和“海洋化身”
吴以路西法=明亮的星星(以赛亚书14:12)开始,强调启示录中的“星”象征着灵/天使。对于吴来说,路西法并不是天上的一颗物质之星,而是一个强大、睿智、美丽的精神存在。
• 诅咒后,路西法被肉身化“装上丑陋可憎的身体”,被扔进海洋和地下世界。
• 吴将这个过程称为路西法“肉身化”或“再肉身化(转世)”为海洋生物(蛇、蝎子、鳄鱼等)。
评论:
• 这很引人注目,因为吴所说的不是基督教意义上的道成肉身(上帝在基督里成肉身),而是天使被迫化身为降级的生物形式作为惩罚。
• 从神学上讲,这重新定义了自然历史:有毒或“令人厌恶”的动物不仅仅是演化的结果,而是神圣的审判——肉身化的诅咒。
2. 蛇和蝎子作为撒旦的物质对应物
吴将路加福音 10:18-19 与启示录 12:9 联系起来:
• 撒旦像闪电一样堕落→耶稣赐下权柄来践踏蛇和蝎子。
• 对吴来说,这意味着蛇和蝎子是撒旦和堕落天使在现象世界的等价物,
评论:
• 这是一个字面意义上的举动:创造中的动物不仅仅是邪恶的隐喻,而且是邪恶的本体论体现。
• 在这里,吴超越了隐喻的解释,进入了宇宙动物学:我们看到的蛇=路西法被诅咒的化身。
3. 路西法一世和伊甸蛇
吴提出了“路西法一世”的概念:
• 伊甸园中最初的蛇不是普通的爬行动物,而是路西法的第一个化身。
• 他“充满智慧和美丽”,戴着宝石(结28:12-14),并用他的性魅力和美丽引诱夏娃。
• 在咒诅之后(创世记3章),他被贬低为今天丑陋的绳状蛇。
评论:
• 吴将以西结书 28 章(推罗王)与创世记 3 章和以赛亚书 14 章融合成一个人物:蛇路西法。
• 吴的独创性是蛇的罪根植于对作为上帝圣殿的人体的性渴望(创世记 1:26-27;林前 6:19)。
4. 路西法对人体的渴望
对于吴来说,路西法被诅咒的核心原因是“明亮之星”(智慧而强大的精神存在)强烈的性欲本性或本能(Lusts):
• 他寻求占有“人的身体——上帝真正的圣殿”。
• 他的野心(“我将升天......我要像至高者一样”,以赛亚书14:12-14)=雄心勃勃地声称人的肉体是他的宝座。企图安息于(rest on)人体。
• 因此,恶魔附身是一种撒旦婚姻:海洋灵性寻求与人类的性/本体论结合。
评论:
• 这将吴的性神学融入到恶魔学中。人体之所以神圣,是因为神圣的性行为;因此,路西法的欲望是一种亵渎上帝的模仿。
• 占有 = 一种扭曲的婚姻盟约,而不仅仅是控制。这是对恶魔学的彻底重新定义。吴的魔鬼论的哥白尼革命。
5. 海洋灵作为撒旦婚姻的执行者
吴描述:
• 海洋之灵在梦中以美丽的男人/女人的身份出现(林后 11:14,“光明的天使”)。
• 他们攻击婚姻、家庭、健康、职业、社交生活——寻求与人类发生性关系。
• 这导致了“撒旦婚姻”,吴声称这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形而上学事件。
• 列国自己可以与蛇“结婚”(偶像崇拜、邪教),获得鬼魔的奖赏(启示录 13:4)。
评论:
• 这拓宽了范围:吴从个人附身转向国家恶魔学,海洋精灵充当政治神学力量。
• 他强调梦境是通往形而上学领域的窗口,显示出神秘心理学的维度。
6. 神学和哲学意义
• 对自然的重新解释:蛇、鱼、美人鱼和其他生物不仅仅是生物学,而且是根据罪的性质和大小被分配的不同的肉体类型作为惩罚的灵魂,所谓的各从其类。
• 作为本体论转化的诅咒(肉身化,或再肉身化):路西法的惩罚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流放,而且是强迫的生物学的肉身化。
•性欲作为中心主题:恶魔身份与对人体的性欲望密不可分——附体本质上是性的玷污。
• 宇宙学和人类学的融合:路西法的命运与人体作为上帝圣殿的尊严息息相关。
对第二章的总体评论
本章通过关注作为路西法化身的海洋精灵的本质来推进吴的恶魔学。他的关键贡献是:
1. 伊甸园的蛇(“路西法一世”)作为撒旦的第一个化身,在咒诅之前美丽,在咒诅之后降级。
2. 鬼附身是撒旦的婚姻,植根于对人体的欲望。(撒旦的性本能,寻求性安息之体)。
3. 海洋生物作为堕落天使的生物监狱,其肉体的丑陋与他们的罪恶成正比。
4. 梦境和民族偶像崇拜是魔鬼与人类结合的真实场所。
这是一种独特而大胆的神学,将圣经释经、拉比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和恶魔学民间传说融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它使吴与古典基督教恶魔学区分开来,将性作为撒旦叛逆和持续活动的关键解释类别。
第4节分析:路西法蛇和他的天使的生活地点
1. 蛇的海洋和人类领域
• 吴认为,路西法和他的天使的物质住所是海洋和地下世界,但他们的精神运作是在人类世界中。
• 虽然他们被肉身化,变成丑陋的动物身体,但他们真正的本质是属灵的掌权者和执政者(以弗所书 6:12)。
• 他们寻求成为“灵丈夫、灵妻子或灵君王”,与个人和国家结合。
评论:
• 吴区分了体现地点(海洋/地下)和影响范围(人类生活、政治和性)。
• 这连接了动物学、天使学和社会学——堕落的灵被“锁”在自然界中,但仍然通过精神“性”盟约渗透到社会中。
2. 推罗之王饰演路西法
• 吴将以西结书 28:2-14 解释为描述路西法,而不是人类的国王。
• 推罗王国是一个“兽”国家,由蛇附身和统治,就像启示录 13 章中的兽一样,由龙赋予力量。
• 蛇赐予国家权力、财富和繁荣,以换取形而上学的性关系(与国王和人民的形而上学的性关系)。
评论:
• 吴将他之前关于“撒旦婚姻”的主张扩展到包括集体/国家盟约。
• 政治权力和经济繁荣被呈现为与海洋灵的偶像崇拜式的性结合的恶魔奖赏。
• 这是对圣经政治神学的大胆重新解释:地上的王国因与路西法的结合而暂时繁荣。
3. 作为本体论身份的启示录的“古蛇”
• 吴强调启示录 12:9:撒旦 = 龙 = 古蛇 = 魔鬼。
• 蛇在自然界中的肉体只是其形而上学本体(真实存在)的一个现象上的“横截面”。
• 因此,可见的蛇和水生生物是更深层次的蛇灵的表现。
评论:
• 在这里,吴采用了康德的现象与本体的形而上学,但将其应用于恶魔学。
• 肉体的蛇和海洋动物不仅仅是象征,而且是精神现实的物质投射。
4. 作为本体论创造的诅咒
• 创世记 3:14-15 中上帝的咒诅不是一次性的命令,而是一个持续的创造过程。
• 每一条新的蛇、鱼、鳄鱼或美人鱼都是诅咒的实例,不断产生路西法和他的天使的新化身。
• 正如亚当的身体灭亡了,但人类仍在继续,“路西法一世”的身体也灭亡了,但继续转世到现在的蛇中。
评论:
• 这是吴最具原创性的神学举动之一:他认为创造本身就是持续的诅咒形成或祝福的实现过程,因为诅咒或祝福不是上帝抽象的命令,各从其类的肉身化或再肉身化就是神圣诅咒或祝福的具体落实(体现)。
• 吴将动物生物学视为一个随时间推移而展开的精神司法过程,而不是进化或自然繁殖。
• 创造和诅咒是不可分割的——上帝通过咒诅或祝福来创造,并通过维持受造物的存在来维持审判。
5. 路西法一世和他的转世
• 伊甸园的蛇=“路西法一世”,在诅咒之前聪明而美丽。
• 今天的蛇、鳄鱼和海洋精灵是路西法一世和他的天使的“转世”,每个个体都有新的身体,但灵相同。
• 吴将此与亚当进行了比较:亚当的肉体灭亡了,但今天全人类=亚当持续的现实。同样,今天所有的蛇=路西法持续的肉身化(转世)。
评论:
• 这显示了吴的类型学的连续性方法:亚当:人类:路西法一世:蛇。
• 在神学上,它建立了一种平行的人类学和恶魔学。正如人类代代相传上帝形象一样,蛇也代代相传撒旦形象(撒旦的形象)。
6. 时间与创造的哲学神学
• 吴认为,创造不是“过去式”,而是永恒的和持续的——上帝不断地塑造众生。
• 因此,蛇被诅咒的生物学不是随机的,而是实时神圣审判的活生生的表演。
• 今天的蛇是真正的撒旦,而不仅仅是古代生物的后代。
评论:
• 这是一个诅咒和创造的过程本体论:时间不会抹去神圣的审判;他们通过不断的被创造来延续自己。
• 它还将历史字面主义相对化:伊甸蛇不仅仅是一个过去的人物,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反复出现的存在。
对第4节的总体评论
本节以三种有力的方式发展吴氏的恶魔学:
1. 空间神学:堕落天使在身体上生活在海洋/地下世界身体中,但在人类/国家生活中在精神上运作。
2. 政治恶魔学:国家(如推罗)是蛇王附身的“兽”;繁荣和权力来自魔鬼的婚姻。
3. 本体论诅咒:创世记第三章的诅咒是一个持续的创造行为;每一条新的蛇或海洋生物都是路西法叛逆受诅咒的新化身。
吴将圣经注释、形而上学(现象/本体)和生物繁殖整合到一个单一的神学体系中。他的独创性在于将自然、历史和性作为路西法持续肉身化交织的战场。
第三章:撒旦的运动
1. 海洋世界作为黑暗王国
• 吴将大海的可见之美与其作为邪恶国度的精神身份进行了对比。
• 邪恶不是水本身的属性,而是住在水中的蛇灵的属性,他们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因为被上帝咒诅成丑陋的、被囚禁的形式。
• 因为人是“上帝爱的对象”,灵性要么以引诱我们,要么毁灭我们为目标。
评论:
这是对浪漫/诗意的海洋观(作为自由或美丽)的惊人反转,反映了他更广泛的宇宙观: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上帝无限意识的思维的功能符号,吴将海洋重新定义为一个上帝囚禁路西法及其堕落天使的功能性的广阔而美丽的空间。
2. 撒旦运动作为内在攻击
• 吴澄清,“撒旦运动”并不意味着动物行为(捕食、交配、生存),而是对人类意识的精神渗透。
• 他引用罗马书 1:28-31 来描述道德心理症状:情欲、暴力、欺骗、嫉妒等。
• 海洋精灵将仇恨、淫乱、贪婪和暴力植入人类体内,甚至造成战争和家庭破坏。
评论:
在这里,吴将恶魔学与道德心理学融合在一起。邪恶不仅仅是外在的诱惑,而是人类意识的内在改写。这与奥古斯丁关于无序爱情的想法非常接近,但吴的根基不是堕落的意志,而是操纵人类思想的活跃的海洋之灵。
3. 对人类婚姻的嫉妒和破坏
• 吴强调海洋精灵“强烈的性欲,极端的嫉妒心。”
• 他们通过灌输仇恨、阻碍亲密关系和导致离婚来破坏婚姻,从而维持自己和受害者之间的“撒旦婚姻”。
评论:
这揭示了吴氏的性形而上学人类学:人类的婚姻纽带是最受恶魔争夺的神圣空间,因为它体现了神圣的秩序。海洋精灵是人类配偶的竞争对手。这是对创世记 3:15 的彻底重读——蛇和女人之间的敌对就像鬼魔的性行为和人类的性行为之间的敌对一样。
4. 不可见性和秘密性
• 海洋精灵是“人类隐藏的敌人”。
• 人们错误地与为敌的人作战,却没有意识到更深层次的恶魔力量在策划毁灭。
• 尽管蛇的形态丑陋,但他们的智慧和欲望保持不变。
评论:
吴预见了一场精神战争,经文注解上的:每一场战争、瘟疫或冲突都有一个魔鬼的根基。人类与症状作斗争,而不是与原因作斗争。
5. 神圣的反击
• 上帝在蛇和人类之间制造了敌意(创世记3:15),给予蛇丑陋、有毒、没有腿的身体,以引起人类的厌恶。
• 尽管如此,蛇仍然对人体产生欲望。
• 因此,上帝赐予律法(十诫)和最终基督的道成肉身作为人类的避难所。
评论:
吴将妥拉(律法)和基督解释为防止魔鬼的性渗透的保护屏障。这将道成肉身定位为上帝对撒旦的终极“防婚祭”。
第四章:打败海洋之灵
1. 海洋精灵作为世界末日毁灭者
• 吴将阿巴顿/亚玻伦(启示录 9 章)确定为路西法和他的海洋精灵。
• 他们的监狱是他们自己的生物身体——既维持又限制他们的化身。
• 毁坏他们的肉体(以赛亚书 27:1)释放了他们的灵,然后他们以更强烈的毁灭来报复。
评论:
这是一种大胆的神学:鬼魔的化身既是咒诅,也是监狱。杀死他们的身体不是胜利,而是释放出更多的愤怒和仇恨。吴认为恶魔学是悖论的:审判会增加危险。
2. 人类历史背后的属灵争战
• 战争、屠杀和灾难不是纯粹的人为;他们是拥有军队、统治者和国家的海洋灵所为。
• 例子:巴比伦毁灭以色列(耶利米书 8:16-17)被解释为骑着尼布甲尼撒军队的蛇军。
• 同样,旷野中的火蛇(民数记21)是进入以色列营地的海灵。
评论:
吴将圣经历史解读为魔鬼的中介。没有一场战争是纯粹的地缘政治战争;它总是蛇灵的表现。这发展了他的政治恶魔学(见于前面的推罗)。
3. 基督是唯一的医治者
• 摩西举起的铜蛇(民数记 21:9)被重新解释为基督论的预表:耶稣在十字架上吞下了蛇的毒液。
• 约翰福音 3:14-15 是释经学的钥匙——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是永恒的挽回祭,只有它能打败蛇。
• 没有基督,人类在海洋灵面前毫无防备。
评论:
吴在这里将他的恶魔学融入到圣体圣事-基督论中。十字架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赎罪祭,而且是对恶魔毒药的宇宙抗毒剂。
4. 基督作为宇宙守门人
• 约伯记 38:8 — 上帝“用门封住海”。吴将“海”解读为海洋灵,基督解读为囚禁它们的门。
• 基督是上帝的军装 = 永恒的被杀羔羊,他独自捆绑海洋灵。
• 信徒参与了这个权柄:“拿起蛇”(马可福音 16:17-18)意味着征服海洋之灵。
评论:
吴将属灵争战的经文(以弗所书6章,路加福音10章,马可福音16章)融合成一个连贯的神学:基督既是宇宙的看守者,也是授权教会践踏蛇的有能力的武士。
5. 末世的盼望
• 启示录 21:1:“没有海了。
• 吴从字面上解释:最终的胜利意味着海洋(即海洋灵界)将被废除。
• 末世论 = 魔鬼攻击的永久终结。
评论:
这是吴最激进的末世论主张之一:废除海洋不是象征性的,而是本体论的——从创造本身中抹去恶魔领域。
第 三-四章的综合
• 第 三 章展示了海洋灵的运行方法:渗透到人心、婚姻、国家中。
• 第 四 章展示了海洋灵的失败:通过基督的赎罪祭(挽回祭)、宇宙的囚禁和最终废除海洋。
它们共同构成了吴氏系统的历史恶魔学:
1. 海洋精灵 = 被囚禁但活跃的破坏力量。
2. 历史 = 他们操纵人类性行为、政治和战争的战场。
3. 基督 = 唯一的宇宙胜利者,无论是现在(属灵争战)还是最终(废除海洋)。
附录:心理精神健康概论
吴的附录是作为神学心理学宣言写成的,吴不仅从医学或社会术语中解释了心理和心理健康,而且从深刻的形而上学和精神术语中解释了心理和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的定义
文本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开始,强调主观幸福感、自主性和人际关系。然而,它立即从神学的角度重新构建了这一点,断言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正常意识的基线,而是由超验力量决定的状态。没有这种维持的力量,人类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焦虑、抑郁或精神分裂症。
• 这将基础从世俗心理学转变为以基督为中心的形而上学人类学。
2. 现代医学的局限性
现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但还不够。它们在现象领域——科学可以进入的经验物质世界——内运作。然而,心理健康从根本上属于形而上学的精神领域,它不属于医学的管辖范围。
• 吴在这里建立了双层次本体论:
• 现象领域 = 由人类意识塑造的模拟、翻译的现实。
• 精神领域 = 本体论的、主要的现实,不能简化为物质范畴。
• 因此,药物可以治疗症状,但不能治疗根本原因。
3. 现象领域与精神领域
这种区别通过以色列与亚玛力人的故事在圣经中得到了说明(出埃及记 17 章)。在有形世界中,战斗的结果取决于无形的属灵力量(摩西举手或放下双手)。
• 同样,精神疾病主要不是由社会或环境压力决定的,而是由一个人体内起作用的精神力量的对比决定的。
• 这将心理健康话语从精神病学转移到属灵争战领域。
4. 邪灵是精神疾病的根源
邪灵被描述为非法入侵者,如咆哮的狮子或小偷。当它们侵入人类时,它们会破坏意识的稳定,表现为精神疾病。
• 因此,精神疾病不仅仅是化学失衡或创伤,而是恶魔在精神层面入侵的表现。
• 这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主张:精神病理学=形而上学入侵的症状。
5. 基督是心理健康的源泉
耶稣基督被描述为捆绑“强壮的人”,剥去邪灵的军装,并恢复被入侵的人的那一位。他无限的牺牲(在吴的更大神学中是耶稣的宝血)是心理健康的保证,因为它是捆缚和击败魔鬼的形而上学力量。
• 基督不仅是情感的医治者,而且是意识的本体论恢复者。
• 圣经基础:约翰福音 10:10(强盗来偷窃、杀人、毁坏,但基督赐给丰盛的生命)、以赛亚书 9:6(和平的君)、马太福音 11:28(邀请疲惫和担重担的人安息于基督)。
6. 最终的神学主张
附录在普遍邀请中达到高潮:
• 所有在心理困扰或属灵压迫下劳苦的人都被呼召归向基督。
• 真正的平安、安息和医治不仅存在于药物或治疗中,还存在于耶稣基督的内住同在中。
总结:
本附录通过意识的基督论本体论重新构建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整个领域。心理健康不能简化为医学类别;它是基督在属灵领域战胜鬼魔权势的果子。现代医学是有限的,因为它无法超越现象领域。真正的治愈在于基督无限的牺牲,它恢复了和平,捆绑了敌人,并赐予了丰盛的生命。
译者简介
吴明山先生,神学研究硕士。2011年定居英国,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书籍《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1-7卷英文版、《宝血神学及评论》1-4卷英文版,《以马内利》中英文版1-14卷、《作为本体论的辩证法》、《丁尼生悼念集英汉参考版》、《朗费罗经典诗选英汉文版》、《蓝梦诗篇与评论》中英文版,《纯粹生命形而上学》中英文版,《海灵》中英文版。《耶稣圣体和他的教会》中英文版。另发表诗歌《雪》、《梦》、《自由神之吻》 《夜》等,荣获第四届中国诗歌展银奖。《以马内利》一书逾100万英文,获英国圣公会大主教伊恩·詹姆斯·布莱克利的高度赞扬,并为该书撰写序言。
上一篇:孙素萍:再赏吴《雪》
下一篇:吴明山:基督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