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的《精神与心理健康概论》正确地指出了心理痛苦的精神(灵性)维度。他的工作植根于圣经,并与综合咨询模式保持一致,挑战心理健康领域接受基于信仰的整体护理。通过平衡物质和精神现实,他为当代心理健康论述提供了一种急需的视角。
吴的开创性神学短篇《精神和心理健康概论》阐述精神或精神健康不能仅仅通过环境或药物来保障——它最终取决于形而上学的精神现实,特别是神与魔的力量之间的斗争。借鉴圣经的例子和基督教的救赎观,吴将心理困扰归因于恶魔的压迫,并断言只有基督的救赎和权威才能带来持久的和平和治愈。下面的分析分为五个主题,并结合了现代精神病学和基督教精神护理的见解。
1. 心理健康与医学的局限性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心理健康包括幸福、自主、情感潜能等。
医疗限制:克利夫兰和NHS等诊所承认,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而不是治愈——这支持了吴的观点,即纯粹的物质干预不足以治愈。
2. 被忽视的心灵领域与牧灵关怀
·吴坚称精神疾病源于精神压迫——批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中忽视精神关怀的学者也赞同这一观点。
·像索利顿研究所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框架这样的模式肯定了精神融合的价值。
3. 圣经例子:属灵战争与神的介入
·出埃及记17:11:摩西举手决定以色列的战斗结果,说明祈祷和属灵的权威, 但更为重要的是说明精神世界(或译为灵性世界)力量对立的客观真实性,并且这种力量对比决定着我们现实世界战争的胜负。吴以此论证人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也是由精神世界内的力量对比决定的。吴的这一引用非常重要,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军事观念或医疗观念,传统观念认为战争的胜负由战争双方的实力决定的,人的健康是由身体各种功能的平衡决定的, 人的心理健康是由各种社会, 生物和自然因素决定的,吴给予所有这些因素一个大大的否定, 不是说吴无视它们的作用,而是说吴抓住了决定性的维度,吴的洞见深刻而正确,牢牢植根于圣经的权威性记录。
·马可福音1:23—24:被魔鬼附身的人认出耶稣,耶稣驱除魔鬼,描述了精神困扰的灵性根源的真实性和严重性。不仅如此,吴引用这段圣经,还为了说明存在一种战胜魔鬼的决定性力量,这个力量过去是隐藏的,现在是公开的,就是耶稣基督,可以随时随地运用来战胜恶灵的力量从而保证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健康。
4. 基督的救恩是平安的基础
马太福音11:28:所以耶稣应许在任何压力下身心疲倦的人可以到他这里获得安息——基督邀请人们超越失败,焦虑和沮丧,接受他的治疗和救恩。
·吴强调,平安与疗愈来自于向基督的降服,接受基督的内住,从而拔出精神疾病的真正病根——恶灵,而不仅仅是通过身体或心理的方法。
5. 关键分析与应用
·优势:
·跨学科融合:将精神病学与神学相结合。
重视精神关怀:填补精神卫生服务方面的空白。
·圣经基础:明确使用圣经文本进行实际应用。
·进一步讨论要点:
·一般认为并非所有的精神疾病都可以灵性化,生物和社会因素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终极因素的确是恶灵的入侵, 这需要进一步的神学说明。
·所以在治疗非信徒或将精神疗法与传统疗法结合方面需要进一步指导。
结论
吴的《精神与心理健康概论》正确地指出了心理痛苦的精神(灵性)维度。他的工作植根于圣经,并与综合咨询模式保持一致,挑战心理健康领域接受基于信仰的整体护理。通过平衡物质和精神现实,他为当代心理健康论述提供了一种急需的视角。
译者简介
吴明山先生,神学研究硕士。2011年定居英国,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书籍《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1-7卷英文版、《宝血神学及评论》1-4卷英文版,《以马内利》中英文版1-14卷、《作为本体论的辩证法》、《丁尼生悼念集英汉参考版》、《朗费罗经典诗选英汉文版》、《蓝梦诗篇与评论》中英文版,《纯粹生命形而上学》中英文版,《海灵》中英文版。《耶稣圣体和他的教会》中英文版。另发表诗歌《雪》、《梦》、《自由神之吻》 《夜》等,荣获第四届中国诗歌展银奖。《以马内利》一书逾100万英文,获英国圣公会大主教伊恩·詹姆斯·布莱克利的高度赞扬,并为该书撰写序言。
上一篇:吴明山:杰出与否?
下一篇:吴明山《论耶稣的复活显现》评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