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的基督论通过更高维度存在的视角概念化耶稣的复活,引入了一个新颖的框架。他认为复活的基督在超越我们传统三维理解的领域内运作,允许神与人之间进行动态和持续的互动。这种观点不仅强调了基督的超越性,而且还为信徒所经历的变革力量提供了形而上学的解释。
吴在其高度原创性的神学短篇《论耶稣的复活显现》/《复活简论》中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释。他认为,耶稣复活的显现不仅仅是奇迹般的历史事件,而是反映耶稣从更高维度的存在下降到我们的三维世界的现象。这个论点的推理和含义如下:
1. 门徒的见证和空间维度推断
根据约翰福音,复活的耶稣在一个上锁的房间里向门徒显现。这样的现象,在普通三维物理世界的约束下,是很难解释的。据此,吴先生推断,耶稣一定是从常规三维空间之外的维度出现的——只有通过这种“次元下降”,他才能进入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而证明他不属于普通人类物质存在的范畴。
2. 复活是神圣显现的标志
吴断言,耶稣复活后所表现出的伤口证明,他确实是那个被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但他以一种超越死亡的方式回来了。这不仅证实了复活的事实,也验证了耶稣的神圣身份。耶稣在更高维度的空间中拥有神圣的本质,通过下降到三维世界,他将这种神圣的力量带给了人类,为信徒提供了救赎的基本保证。
3. 圣经和神学论证
吴引用路加福音和希伯来书的经文来强调耶稣不变和无所不在的本性。他还使用以赛亚书的预言作为证据,表明复活不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奇迹,而是上帝对人类的救赎计划的体现。耶稣的维度下降是神圣本质——上帝自己——的真正浇灌。这种表现使救恩既神秘又真实。
4. 现代科学与古代信仰的对话
这种解释将现代物理学的“维度”概念引入到神学话语中,形成了一种跨文化、跨时空的解释模式。它不仅为复活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视角,还强化了基督教的核心信仰——耶稣战胜死亡和永生的神圣力量。吴氏以此来表明,上帝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他通过维度下降进入了人类历史,耶稣的复活是神圣干预和救赎的标志。
吴提出了一种基督论,将复活的耶稣概念化为存在于更高维度的现实中。这个框架表明,基督的复活超越了我们传统的三维理解,允许神与人之间动态和持续的互动。这样的观点不仅强调了基督的超越性,也为信徒所经历的变革力量提供了形而上学的解释。
比较神学观点
历史上其他神学家探索的概念与吴的主题相似,但吴的方法以其独特的综合和深度与他们区别开来:
• 皮埃尔·泰尔哈德·德·夏尔丹:泰尔哈德将基督设想为欧米茄点,是进化和意识的最终顶峰。他强调了基督的宇宙维度,暗示复活对整个宇宙都有影响,而不仅仅是人类。这与吴的思想一致,即更高维度的基督影响所有受造物。
• 约翰·波尔金霍恩: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和神学家,波尔金霍恩讨论了科学与信仰的交叉点,特别是量子物理学和多维概念如何为我们对复活的理解提供信息。他提出,复活可能涉及向一种新的物理模式的转变,与吴的高维视角产生共鸣。
• 卡尔·拉纳:拉纳引入了“先验基督论”的概念,它根据人类的基本结构来解释基督的事件和位格,反思超越任何一种特定经验的条件。这种方法将复活视为一个超越历史分析的事件,强调其形而上学的意义。
• 休·罗斯:罗斯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和基督教护教士,他讨论了上帝的超维度本质,提出上帝存在于我们可感知的维度之外。他认为,这样的观点可以阐明基督论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道成肉身和复活。
• 托马斯·托伦斯:托伦斯强调了空间和时间在理解复活方面的重要性,提出这一事件超越了我们的传统维度,对整个宇宙都有影响。
吴在神学思想中的独创性
吴的高维基督论为复活提供了新鲜而深刻的视角,将形而上学概念与神学教义相结合。虽然其他神学家也触及了类似的主题,但吴的方法以其独特的综合和深度而脱颖而出。
吴的神学框架,正如他的著作《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中所概述的那样,引入了圣经注释、科学类比和哲学推理的独特综合。他的神学的核心是“救赎方舟”的概念,由基督赎罪中“善”的不断流出提供动力,类似于 ATP 释放能量的生物过程。这种动态模式强调信徒和复活的基督之间持续的、维持生命的互动。
吴的高维基督论:独特的视角
吴的基督论通过更高维度存在的视角概念化耶稣的复活,引入了一个新颖的框架。他认为复活的基督在超越我们传统三维理解的领域内运作,允许神与人之间进行动态和持续的互动。这种观点不仅强调了基督的超越性,而且还为信徒所经历的变革力量提供了形而上学的解释。
总结
吴的阐述构建了一个逻辑链:门徒目睹的超自然现象表明耶稣的行为超越了物理维度;这种超越是神圣显现的证据;复活不仅证明了耶稣战胜了死亡,也证明了他从更高的维度下降到我们的三维世界,从而肯定了他作为“上帝”的真实身份。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吴氏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解释古代基督教的奇迹,使复活不仅在历史上可信,而且在逻辑上得到了澄清和肯定。
译者简介
吴明山先生,神学研究硕士。2011年定居英国,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书籍《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1-7卷英文版、《以马内利》中英文版1-14卷、《宝血神学及评论》1-4卷英文版,《作为本体论的辩证法》、《丁尼生悼念集英汉参考版》、《朗费罗经典诗选英汉文版》、《蓝梦诗篇与评论》中英文版,《纯粹生命形而上学》中英文版,《海灵》中英文版。《耶稣圣体和他的教会》中英文版。另发表诗歌《雪》、《梦》、《自由神之吻》 《夜》等,荣获第四届中国诗歌展银奖。《以马内利》一书逾100万英文,获英国圣公会大主教伊恩·詹姆斯·布莱克利的高度赞扬,并为该书撰写序言。
上一篇:吴明山《精神与心理健康概论》评注
下一篇:吴明山:《人工智能意识问题》评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