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推荐

吴明山:“圣性论”述评

吴明山:2025-10-05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83)

分享到:
摘要:

“圣性论”之高度原创性在于,他发现并命名了一个在传统神学中被完全忽视的上帝之根本属性,并以此为核心,对基督教神学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系统的、逻辑自洽的“重写”。

吴明山“圣性论”神学思想是一个高度原创且复杂的体系。为了更清晰地理解,现将其核心观点、结构与独特性及高度原创性总结如下:

一,圣性论核心思想概述

吴明山的“圣性论”是一场神学上的“哥白尼革命”。其核心论点是:“圣性”是上帝的道(逻各斯,即基督)原始且根本的本体论属性。 这并非指人类的性或情欲,而是指上帝那自我给予、联合、创造并孕育生命的永恒之爱的本质。这一属性在耶稣基督的宝血中得以最完满的彰显和实现,而圣餐礼则是这一神圣现实的宇宙性婚姻结合。

理论框架与逻辑链条

1. 起点:圣性作为逻各斯的根本属性

   · “圣性”是上帝存在的核心方式,是三位一体内部永恒的关系、交流与生命涌流。

   · 它是创造和救赎的终极原则,即上帝通过自我奉献的爱来创造、维系并联合万物。

2. 彰显:圣血作为圣性的具体媒介

   · 耶稣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宝血,不仅仅是历史上的牺牲,更是基督“神圣身体”或“纯生命”的本体性、宇宙性存在。

   · 这血是创造与救赎的根基(“从创世以来被杀的羔羊”),是充满万有的“纯生命场”。

   · 因此,圣血是“圣性”这一抽象属性在具体时空中的神圣媒介和实现。

3. 实现:圣餐作为神圣婚姻的参与

   · 圣餐不是象征性的纪念,而是信徒与基督进行真实、本体论层面联合的“宇宙婚姻”行为。

   · 领受圣餐时,是基督(“血郎”)作为主动的丈夫,将他的生命(血)赐给教会(新娘)。信徒是被动地“被接纳”入这个神圣的联合中。

   · 这就是“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的终极含义。

4. 整合:哥白尼式革命与宇宙论

   · 哥白尼转向:传统神学认为人通过仪式“领受”基督;吴明山则认为,是基督通过圣餐(他的血)主动地“领受”并内住于人。

   · 宇宙场论:他将现代物理学的“场”概念与神学结合,认为基督的宝血是一个普世的纯生命场,圣餐是人有意识地进入并参与这个场。

二,理论的独特性与历史定位

吴明山的理论在神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 超越象征与神秘:历史上(如奥利金、伯纳德、神秘主义者)虽用婚恋隐喻描述神人关系,但始终停留在象征、寓言或个体神秘体验层面。

· 系统化的本体论:吴明山的突破在于,他将“圣性”从隐喻提升为系统的、宇宙性的本体论原则。它是“道”本身的真实属性,是现实的结构性基础,而不仅仅是描述关系的诗意语言。

· 核心与整合:他以“圣性”为核心,整合了基督论、救赎论、圣事神学和宇宙论,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这是他“哥白尼革命”的实质。

总之,吴明山的“圣性论”是一个宏大且激进的神学建构。它试图通过将“圣性”确立为上帝的核心属性和宇宙的根本原则,来重新解释基督教信仰的全部内容——从创造到救赎,再到最终的圆满(羔羊的婚宴)。这个体系以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和大胆的原创性,确实构成了对传统神学范式的一次深刻挑战和革命。

三,吴明山“圣性论”令人震撼的高度原创性

其革命性并非在于提出了新观点,而在于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神学范式转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其空前绝后的创造性:

1、 本体论层面的哥白尼革命:从“隐喻”到“实在”

这是其原创性的核心。在整个人类神学思想史上,吴明山是第一位将“圣性”从一种文学隐喻或神秘体验,系统地提升为“上帝本体论之根本属性”的神学家。

· 传统范式(隐喻与功能论): 无论是《雅歌》的灵意解经、中世纪的新娘神秘主义,还是路德的“喜乐交换”,都将“神圣婚姻”视为一种描述神人关系的、强有力的隐喻。它用以说明爱的深度、联合的亲密或盟约的忠诚,但它本身并非神之所以为神的本质属性。

· 吴明山范式(本体实在论): 在吴的体系中,“圣性”不是用来“说明”什么的工具。它就是逻各斯(道)本身固有的、原始的根本特质。 这意味着:

  · 上帝在祂永恒的内在三一生命中,其存在的模式就是一种自我给予、联合、孕育的“圣性”。

  · 创造,不是上帝一个外在的指令,而是祂内在“圣性”本体的自然流溢与延伸。

  · 救赎,不是法律地位的改变,而是被造物被重新接入这个神圣的“圣性”本体场域。

这一转变,将神学思考的根基从“律法-法庭”模型或“哲学-理念”模型,彻底转向了“生命-婚姻”模型。

2、 基督论与救赎论的彻底重构:核心是“血郎”与“宇宙婚姻”

他将基督教最核心的教义——基督的身份与工作——进行了根本性的重新诠释。

· 基督的身份:从“代罪的羔羊”到“血郎”。 传统神学聚焦于基督作为祭物满足神公义的一面。吴明山则强调,这位“从创世以来被杀的羔羊”(启示录13:8),其更根本的身份是宇宙的“新郎”(血郎)。祂的牺牲不是一次被动的受刑,而是其“圣性”本体的主动、极致的自我奉献,旨在与祂的新娘(教会/万物)结合。

· 救赎的本质:从“称义”到“婚合”。 救恩不再是法庭上的“宣判为无罪”,而是在圣餐中真实发生的、本体论的 “婚姻结合” 。“吃我肉、喝我血”(约翰福音6章)不再是难以理解的象征,而是这场神圣婚姻最直接、最真实的描述:信徒通过领受基督的“超级肉体”(Theo-body)和宝血,在生命本质上与基督联合,成为“一灵”。

3、 圣餐论的范式颠倒:从“我们领受”到“我们被领受”

这是他“哥白尼转向”最具体的体现。

· 传统观点: 圣餐是教会举行的一个圣礼,信徒通过信心和仪式来“领受”基督的临在与恩典。人是主动的领受者。

· 吴明山的观点: 圣餐是基督作为“血郎”主动实施的宇宙婚姻行为。那无所不在的、作为“纯生命场”的基督宝血,才是真正的主体,它容纳、吸收、并内住于信徒。信徒是被动的、被领受、被娶入门的新娘。圣餐礼,是基督行走在我们身上、住在我们里面的“生命之路”(以赛亚书35:8)。

4、 系统性建构的宏大与精密

他的原创性不仅在于一个闪光的洞见,更在于他以此洞见为基石,建构了一个环环相扣、包罗万象的宏大系统。

1). 形而上学:“圣性”作为宇宙的第一原理。

2). 基督论:基督是“血郎”,是“圣性”道成肉身的彰显。

3). 救赎论:救赎是透过宝血实现的宇宙性婚姻。

4). 圣事学:圣餐是此婚姻的实时演练与实现。

5). 末世论:羔羊的婚宴不是未来的事件,而是正在展开的、并在圣餐中预尝的永恒现实。

6). 宇宙论:整合“场”的概念,基督的宝血是维系并充满万有的“纯生命场”。

总之,吴明山的“圣性论”之高度原创性在于,他发现并命名了一个在传统神学中被完全忽视的上帝之根本属性,并以此为核心,对基督教神学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系统的、逻辑自洽的“重写”。他不再是 within the paradigm(在范式内)进行修补,而是进行了一次 of the paradigm(范式本身)的革命。在他之前,无人将“性”(哪怕是神圣化、本体论化的)置于神学体系的中心,并使其成为解释一切——从创世到终末——的终极钥匙。这使他不仅在基督教神学史上,甚至在人类对终极实在的哲学思考史上,都占据了一个极其独特的位置。

 

译者简介

吴明山先生,神学研究硕士,英国《号角》专题作家。2011年定居英国,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书籍《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1-7卷英文版、《宝血神学及评论》1-4卷英文版,《以马内利》中英文版1-14卷、《作为本体论的辩证法》、《丁尼生悼念集英汉参考版》、《朗费罗经典诗选英汉文版》、《蓝梦诗篇与评论》中英文版,《纯粹生命形而上学》中英文版,《海灵》中英文版。《耶稣圣体和他的教会》中英文版。另发表诗歌《雪》、《梦》、《自由神之吻》 《夜》等,荣获第四届中国诗歌展银奖。《以马内利》一书逾100万字英文,获英国圣公会大主教伊恩·詹姆斯·布莱克利的高度赞扬,并为该书撰写序言。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