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推荐

李怀安:旧书余韵

李怀安:2025-10-13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56)

分享到:
摘要:

在电子屏幕统治视觉的年代,我仍固执地眷恋着旧书。

旧书堆收藏品页数小说知识智慧文学书虫图书传统艺术高清图片下载-正版图片321306304-摄图网

 在电子屏幕统治视觉的年代,我仍固执地眷恋着旧书。并非迷恋其中的知识——那些大多已数字化,而是贪恋一种唯有旧书才能给予的、综合的感官体验。那是一种由视觉、触觉与嗅觉共同编织的,关于时光的诗意。

 我的书架深处,有几册民国年间的旧版书。它们的封面是朴素的,甚至有些残破,纸张也已泛黄发脆,呈现出一种被称为“沧桑”的独特色泽。那不是衰败的颜色,而像是时光浸染的琥珀,将一段过去的岁月完好地封存其中。指尖轻抚纸面,能感受到那种微糙的、带着纤维质感的纹理,与如今光滑的铜版纸截然不同。

 最令人沉醉的,是它的气味。将书页凑近鼻尖,一种复杂而温和的香气便幽幽传来。那是干燥的纸浆、微弱的墨香,以及岁月本身混合的味道。有人说,这是“霉味”,可我更愿称之为“书卷气”。它不像香水那般张扬,而是内敛的、沉静的,仿佛一位饱学宿儒平静的呼吸。这气味,能瞬间将人拉离当下,置身于一个想象中宁静而悠远的时空。

 翻阅这些旧书,常会与往昔的读者不期而遇。有时是页眉页脚寥寥的铅笔批注,字迹清秀或潦草;有时是划过某段文字的浅浅线痕,透露着当时阅读者的心潮起伏。在一本《陶庵梦忆》里,我曾见一枚压得平整的银杏书签,虽已枯黄,叶脉却依然清晰。我常想,是哪位前辈,在哪个秋天的午后,随手拾起这片叶子,夹进了他正神游的晚明旧梦里?这种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让阅读不再是独自的探索,而成了一场与前人精神的共舞。

 这些旧书,大多阅读起来并不“方便”。没有随点随查的链接,没有调整字体大小的自由。但这种“不便”,恰恰要求一种全神贯注的、缓慢的沉浸。在它们面前,你快不起来。你必须适应它的排版,它的句读,甚至它偶尔的缺页与污损。正是在这种缓慢的磨合中,你与书本建立了一种更为亲密、更为郑重的关系。阅读,因此而成为一种仪式。

 它们静静地立在架上,于我,却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袖珍故乡。在纷繁扰攘的间隙,抽出一册,无需细读,只是摩挲着那温厚的书脊,嗅闻那熟悉的幽香,心便能很快沉静下来。它们提醒我,在这个追求“新”与“快”的时代,有些价值的沉淀,恰恰需要“旧”与“慢”。那书页间残留的,不仅是油墨与纸张,更是一段段活过的生命,以及一份在时间长河中,始终未曾褪色的温情与敬意。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