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文学 > 赛事文学

沈墨言: 听雨

沈墨言:2025-10-21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4)

分享到:
摘要:

听雨,听的其实不只是雨。是四季的流转,是心境的映照,更是与自然最私密的一场对话。在这或急或缓、或轻或重的雨声里,白日里纷扰的思绪渐渐沉淀,麻木的感官重新变得敏锐。你仿佛能听见时间走过的脚步声,能触摸到天地呼吸的韵律。于是,这听雨的夜晚,便不再是时间的虚度,而成了一场心灵的沐浴。

【纯音合集】《半山听雨》民乐演奏多版本合集 - 清音陋屋

  不知从何时起,养成了一种癖好——听雨。并非是那种站在窗边,看雨丝如帘的观赏,而是真正地、闭上眼睛,用全部心神去倾听。这大抵是因为,雨声是天地间最自然、也最富变化的乐章。

  春雨是矜持的。来时悄无声息,若非看见地面晕开深色的湿痕,几乎察觉不到它的降临。那声音细碎绵密,“淅淅沥沥”,像春蚕在啃食桑叶,又像情人间絮絮不休的耳语。它落在尚未完全返青的草地上,是一种柔和的浸润;打在老屋的瓦片上,则汇成滴滴答答的清响,带着些许试探的羞怯。听着这雨声,心里会无端地生出几分柔软的期盼,仿佛某种被严寒冻结的东西,正随着这温柔的敲打,慢慢复苏。

  夏雨则全然是另一番性情。它来得猛烈,去得也干脆。先是乌云压顶,天地晦暗,接着便是“哗”的一声,仿佛天河决了口,万千雨箭直射而下。那声音是磅礴的、喧嚣的,砸在水泥地上噼啪作响,落在阔大的芭蕉叶上则如战鼓频催。其间夹杂着隆隆的雷声与撕裂长空的闪电,是一场盛大而激烈的交响。听着这样的雨,只觉得胸中块垒也被那雷霆万钧之势涤荡一空,生出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意。

  最富诗意的,莫过于秋雨。它带着一股凉意,一种洗尽铅华的萧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时的雨声,不再连贯成片,而是疏落、清晰的,一声声,都像是敲在心上。它落在残荷上,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寂寥;落在石阶上,是“空阶滴到明”的悠长。这声音里,有光阴流逝的怅惘,也有繁华落尽的清明。适合泡一盏浓茶,独坐窗前,在袅袅茶烟里,品味这份淡淡的、属于中年以后的哀愁与宁静。

  冬日的雨,往往与雪子相伴,我们这里称之为“雨夹雪”。那声音不再是纯粹的液体撞击,而是带着些许坚硬的质感,“飒飒”作响,打在窗玻璃上,发出细密的、类似沙砾摩擦的声响。这雨声是冷峻的,不带丝毫柔情,仿佛天地间最后一点温情也被冻结了。听着它,会不自觉地靠近火炉,从那一炉温暖的炭火中,寻求对抗外部严寒的慰藉。

  听雨,听的其实不只是雨。是四季的流转,是心境的映照,更是与自然最私密的一场对话。在这或急或缓、或轻或重的雨声里,白日里纷扰的思绪渐渐沉淀,麻木的感官重新变得敏锐。你仿佛能听见时间走过的脚步声,能触摸到天地呼吸的韵律。于是,这听雨的夜晚,便不再是时间的虚度,而成了一场心灵的沐浴。

 

上一篇:沈墨言: 等待

下一篇:沈墨言: 寻梅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