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文学 > 高中

陆羽茗: 茶事

陆羽茗:2025-10-21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12)

分享到:
摘要:

日日行此茶事,看似重复,实则每日的茶、水、心境皆有不同,滋味亦随之变幻。在这方寸茶席之间,我寻得的不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是一种生活的节奏,一种内心的安定。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茶禅一味”吧——不必刻意追求玄理,只在日常的一斟一饮间,体味生活的本真滋味。

乌镇茶事 那年 那天 的吃茶 (7/7)- 中国风

  我的茶室不大,仅能容下一桌、一椅、一茶架而已。窗外是邻家的白墙,偶有疏竹掩映,倒也清静。每日午后,是我雷打不动的茶事时光。这并非什么高雅的仪式,于我而言,更像是一场与自我、与自然的日常约会。

  茶事之始,在于“备器”。我并不追求名贵的紫砂或古瓷,一只素净的白瓷盖碗,几只透薄的品茗杯,便已足够。用沸水细细烫过,热气蒸腾间,器具仿佛也由冰冷变得温润,有了生命。这烫洗的过程,是涤除外尘,也是收敛心神。

  而后是“择茶”。今日心情沉静,或许适合一泡清雅的龙井;若心绪有些烦闷,则需一壶醇厚的普洱来安抚。从锡罐中取出茶叶,倾于素白茶则之上,细观其形,轻嗅其香。那或蜷曲、或舒展的叶片,蕴含着山川雨露的精华,静待着一场与热水的盛大重逢。

  “冲泡”是茶事的高潮。水流须是沸而不滚的,提起水壶,手腕微倾,让水柱沿着盖碗内壁缓缓注入,切忌直冲茶叶。看着干瘪的叶片在热水中翻滚、舒展,仿佛从沉睡中苏醒,渐渐恢复成在枝头时的鲜活模样,是一种极动人的景象。茶香随之升腾而起,或如豆蔻少女般清芬,或如睿智老者般沉郁,充盈一室。

  稍候片刻,出汤。那金黄油亮、或橙红透澈的茶汤从盖碗缝隙中流出,注入公道的瞬间,便已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蜕变。再分入品茗杯,汤色如玉,香气愈发凝聚。

  此时不宜牛饮,须得“细品”。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最后才小口啜饮。让茶汤在口中稍作停留,用舌尖去感受那或鲜爽、或甘醇、或绵绸的滋味层次。那香气会从口腔窜入鼻腔,再上升至颅顶,带来一种通透的愉悦。一杯尽,喉底回甘,齿颊留香,余韵悠长。

  这独自品饮的过程,看似孤独,实则丰盈。所有的感官都专注于当下,所有的思绪都沉淀于这一杯茶汤之中。外界的喧嚣被隔绝,内心的浮躁被抚平。在这片刻的宁静里,我仿佛能听见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细微声响,能感知时间如茶烟般缓缓飘散的轨迹。

  茶凉了,便再续一杯。如此三巡,直到茶味转淡,水尽香消。方才满足地收拾器具,将叶底倾出,那完全舒展的叶片,静卧于渣盂之中,仿佛完成了此生的使命。

  日日行此茶事,看似重复,实则每日的茶、水、心境皆有不同,滋味亦随之变幻。在这方寸茶席之间,我寻得的不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是一种生活的节奏,一种内心的安定。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茶禅一味”吧——不必刻意追求玄理,只在日常的一斟一饮间,体味生活的本真滋味。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