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也成了晨跑队伍中的一员。每当想要偷懒时,想起那位老人的身影,就会穿上跑鞋走出家门。在清晨的微光中,我渐渐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跑得多快,而在于能坚持多久。那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用他日复一日的身影,在我青春的书页上,写下了关于坚持的最美注脚。
每天清晨五点半,我总会在河滨跑道上遇见那位老人。他约莫七十岁年纪,穿着洗得发白的运动服,步伐不快,但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无论晴雨,他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晨曦微光中,像一座移动的时钟。
起初我并未特别留意他,直到那个暴雨的早晨。豆大的雨点砸在跑道上,溅起细密的水花。我以为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人来了,却看见他依然保持着平时的节奏,在雨中匀速奔跑。花白的头发被雨水打湿贴在额头上,他却毫不在意,脸上甚至带着享受的神情。那一刻,他教会我什么叫“坚持”。
后来我们渐渐熟悉。他告诉我,这样晨跑已经坚持了二十三年。起初是为了康复训练,后来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他说:“一天不跑,浑身都不自在。跑步让我感觉生命还在向前流动。”他的跑鞋换了一双又一双,跑道旁的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而他的身影却始终如一。
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他笑了笑,指着天边初升的太阳说:“你看,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从不问值不值得。跑步对我来说,就像太阳升起一样自然。”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原来真正的坚持,不是咬牙硬撑,而是将一件事融入生命,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存在。
如今,我也成了晨跑队伍中的一员。每当想要偷懒时,想起那位老人的身影,就会穿上跑鞋走出家门。在清晨的微光中,我渐渐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跑得多快,而在于能坚持多久。那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用他日复一日的身影,在我青春的书页上,写下了关于坚持的最美注脚。
上一篇:林小雨:父亲的工具箱
下一篇:李思源:爷爷的收音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