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推荐

张立: 旧物上的时光

张立:2025-10-20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30)

分享到:
摘要:

在它沉稳的滴答声里,我似乎能听见往昔的回响,能触摸到时光那粗糙而温暖的质地。

CREATER创邑×旧物仓|追随百岁老街上的匠心情怀,修理一段城市记忆!-创邑

  家里有一只老式的机械闹钟,是祖父留下的。黄铜的外壳已布满斑驳的氧化痕迹,玻璃蒙子也有些模糊了。它走得很慢,每隔几天便要往前拨上几分钟。可我却舍不得将它送去修理,更不愿换成走时精准的电子钟。

  我喜欢听它走动时的声音。那“滴答、滴答”的声响,沉稳、清晰,带着一种金属特有的质感,在寂静的房间里,像是一颗古老而忠诚的心脏在跳动。这声音与电子钟那种无声无息的滑行截然不同,它让你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每一个步点,是如何确凿无疑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的。

  它的指针也不像现代钟表那般纤细、轻灵,而是略带些笨拙的厚重。当分针终于艰难地攀爬过一小格,与时针会合,然后笨重地分离时,你仿佛能看见时间那沉重的肉身。它提醒你,光阴的移动,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这钟的慢,是一种固执的、有性格的慢。它并非停滞,只是以自己的节奏呼吸。起初,我总会因为它而错过一些精确的时间点。但久而久之,我竟也习惯了它的“钟的时间”。在我的世界里,会议或许在九点零七分开始,火车或许在三点四十二分开动。这慢下来的几分钟,像是一个小小的、偷来的缓冲地带,让我在急匆匆的世界里,得以喘息。

  这让我想起许多其他的旧物。那把壶嘴有些歪斜的紫砂壶,那只碗沿带着一道细微冲线的青花碗,还有那本纸页发黄、边缘卷起的旧书。它们身上都带着使用的痕迹,带着时光留下的、无法复制的印记。这印记,在追求“崭新”与“完美”的现代工业品上是看不到的。

  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万物皆求“快”,求“新”,求“无痕”。东西旧了,便毫不犹豫地丢弃;有了更便捷的替代品,旧有的习惯便迅速被瓦解。这固然是进步,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少的大概就是那种与时光共同呼吸、在磨损中与器物建立起来的独特情感吧。

  那只老闹钟,依然在我的书桌上,不慌不忙地走着它自己的路。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温和的抵抗。它告诉我,有些东西,可以不必那么精确,不必那么高效。它的缓慢与斑驳,不是缺陷,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完整——一种承载了记忆与故事的、充满温情的完整。

  在它沉稳的滴答声里,我似乎能听见往昔的回响,能触摸到时光那粗糙而温暖的质地。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