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我要报名 >
首页 > 精品推荐
那动作里,藏着对文明最深的温柔,和对时间最倔强的抵抗。
我们这些枕水长大的孩子,灵魂深处,都藏着一片温柔的水域。
我的阳台不过方寸之地,却是我与自然对话的秘境。这里没有名贵的花木,多是些寻常品种:茉莉、栀子、绿萝、铜钱草,还有几盆多肉在角落里安静生长。它们姿态各异,却都遵循着草木特有的时序,不疾不徐地抽芽、展叶、开花、凋零。 每日清晨,我总要在这里驻足片刻。喷壶洒下的水雾,在朝阳下折射出细小的彩虹。用手指轻轻
那种需要耐心调试、需要亲手触碰、会在齿轮转动中慢慢流淌的时间。
凌晨两点,老陈开始收摊。他把碗筷洗净归位,擦亮灶台,最后熄灭炉火。当三轮车吱呀呀地消失在巷子深处,这座城市才真正陷入沉睡。而那份面的暖意,却留在每个夜归人的胃里,化作明日继续前行的力气。这碗朴素的面,不只是食物,更是深夜里最温柔的守候。
友人常问:“何以对一把泥壶如此用心?”我笑而不答。他们不知,养壶如养心。在这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中,磨去的是我的火气与浮躁,养出的是耐心与从容。这把壶教会我:真正的变化,从来急不得;美好的包浆,需要岁月慢慢打磨。正如壶上“素心”二字所示,守住一颗朴素的心,时光自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在这里编织了多少个春秋。我只知道,每当他不在巷口,那条街便仿佛失却了灵魂。在这个塑料制品充斥的时代,他像一座活着的丰碑,固执地用双手编着最后一点竹香,编着那些我们即将遗失的、关于物品与温度的珍贵记忆。
在江南,听雨不仅是一种被动的生活状态,更是一种主动的审美体验。它教会我在缓慢与湿润中,品味时光的韵味。这雨声,是江南的灵魂,它浸润了这里的白墙黑瓦,也浸润了生活于此的人们那细腻、温婉的心性。若能懂得听雨,便算是读懂了江南的一半诗意了。
如今,我依然每天路过老街,依然会驻足聆听片刻。在这喧嚣的时代,这质朴的琴音像一股清泉,洗涤着都市的尘埃。它让我懂得,有些美好不需要被所有人理解,它就在那里,为懂得停留的人静静绽放。这咿咿呀呀的胡琴声,或许正是这座老城最真实的心跳。
这无声的教诲,胜过万语千言。
正是这些遍布城市角落的、微不足道的早餐铺,用它们日复一日的坚守,构成了我们对一座城市最具体、最温暖的记忆。这人间至味,往往就藏在这一碗一筷的寻常之间。
我修复的,何尝只是一只茶盏?我是在用我的专注与耐心,去弥合一段断裂的时光,让美,得以跨越破碎,继续它的呼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榕树下 校园网 文学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校园文学 中国作家网 中国诗歌网 散文网 中国文学网 短文学网 原创儿童文学网 中国青少年文学网 光明网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